安全问题成企业移动应用的最大障碍

责任编辑:一三

2014-03-21 10:25:15

摘自:移动信息化那些事

因为移动应用兴起,密码和访问管理是如何改变的?当应用从来们二次编码的手机访问时,这双因素身份验证是否仍然有意义?

因为移动应用兴起,密码和访问管理是如何改变的?当应用从来们二次编码的手机访问时,这双因素身份验证是否仍然有意义?在不考虑平台的情况下,密码仍然是才问题,造成让人头疼的安全问题和风险。这开始于大型机,然后是单机问题,再后来是整个互联网电脑。Web应用于和现在的移动应用已经得到进化,但问题没有什么不同。密码是薄弱的环节,是我们的伸手无法触及的地方。

毫无疑问,双因素验证是大多数传统劣势密码的一个解决方案。在同一个设备的短信环境下使用双因素却是点大材小用了。

在移动应用中,有一些其它的方式方法来实施双因素。通过像iPhone 5S的触控ID、一次性标识之类的技术,双因素就可以用在任何环境中实施。

大的问题还是:双因素的可行性如何?它真的能成为主流吗?

基于我所看到的,技术控制还是容易的一部分。最具挑战的部分还是人的因素。对你的特殊用户来说,双因素实际吗?

人们有意愿采取额外的步骤吗?管理者是否支持那种方法?如果用户和管理者都不想要它,那么开发人员是否还有动机把这些技术集成到他们的移动应用中?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人们会果断地采取与安全有关的最小路径。而且它也的确就这么简单。当涉及到移动访问管理时,联系到操作系统、web应用,或移动应用时,双因素验证看起来好像很好。供应商营销人员自豪地炫耀它是安全问题的解决这群。但除非最终用户、开发人员和其它利益相关都是看到了真正的价值,否则我们还将继续沿着老旧的路径走,这常常会消弱密码。

一直到我们开始看到越来越多的认证选项内建到硬件中,如苹果所做的触控ID,这类似于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正在取代传统的PC BIOS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如英特尔的防盗技术集成到某个PC硬件中。我并不认为双因素将会在移动应用中有一个大飞跃。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