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世纪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ICT技术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ICT技术的创新、渗透,ICT产业链分工愈加明显,基础产业特征也日益突出,集成和融合已成为其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向。
中国信通云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认为,“从ICT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技术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新兴网络和应用驱动,整个技术呈现泛在化、网络化、云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从整个技术领域来看,一些优势的技术基因加速了融合充足,所以在感知、传输、存储和计算等方面也存在泛在化、网络化、云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一定会出现新的连接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再者,计算技术、人工之鞥呢的发展终究会和网络技术组合在一起,构成驱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动力。” 在2019 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暨白皮书发布会的现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对ICT技术做出如下预测:
1.2019年是5G的关键点
“2019年将会是5G 的关键点,到2020年5G是规模商用。” 余晓辉指出,过去发展3G和4G的时候,大家对这些技术很清楚。然而到5G,从无线技术角度,5G未必是相对于4G有那么大的革命性变化,但对各个产业而言,5G却给予了外界巨大的想象。它是以为人类带来革命性变化的使能技术,这不是针对无线技术本身而言,而在于推动各个经济社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作用所看到的。如今,在工业界有很多的产业巨头,都在期待着5G真实的商用和它带来的变革,这和5年前、10年前看4G的时候或者再往前看3G的时候有更根本性的不同,它终于成为我们全社会一个智能技术了。
2.工业互联网将集成更多新的网络技术、计算技术
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看,从去年国务院文件出台,包括之前的产业实践、工业互联网从它自身的发展而言,仍有非常多的创新空间。工业互联网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将继承更多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目前的产业实践中,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业务模式、商业组织仍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如何落实到产品、服务和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革和重塑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是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是全球数字浪潮中的重要走向。
余晓辉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工业互联网的变化和价值仍然是初期状态,更大的发展在未来,这是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几年中的一个重要的成长空间。”
3.信息网络和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除了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人工智能等创新,信息网络还需要考虑:IPV6的商业化部署和云网融合两个方面。电信企业都在重新考虑网络架构,以推动云和传统网络服务的重塑和整合,还加上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和智能能力以及云网进行深度整合,形成新的分布式网络架构、计算架构和智能架构。
4.融入计算和分析能力,通过物联网改变世界
目前,物联网的各个方面瓶颈已经获得了较大突破,各类低速率、中速率、高速率无线技术提供了泛在的连接能力,除了连接,还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融合计算和分析,通过物联网改变世界。物联网涉及很多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工业、车联网,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LTE-V2X会规模化应用示范、商业部署,并推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的整个发展。
5.边缘计算加边缘智能,构建智能化生态
在计算能力方面,行业深度渗透尤其是AI的发展及其与行业的结合给各类计算带来了巨大的需求驱动。此外,边缘计算的兴起和发展也为未来奠定了更多可能。从理论到实践,目前边缘和云的协同把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算法对边缘的部署,加上网络、存储以及对物理世界的控制,形成边缘计算加边缘智能的方式,成为构建智能化生态中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何实现边缘计算的价值,架构边缘计算和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结合起来,IT、CT、OT深度整合,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余晓辉强调,计算力的芯片,从CPU、GPU、FPGA到ASIC,通过与算法和应用的结合扩展摩尔定律的功效和范围,可以用新的模式去扩展器能力的提升。
6.预计2020年60%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基于开源平台
深度学习将会经历较长的技术期。目前,只有监督学习接近了性能的极限,下一步应该发展基于小数据的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和多模态的融合。另外,专用芯片、开源计算平台和有效数据将会成为企业打造智能生态体系的着力点。未来,人工智能会赋予我们教育、交通、医疗等产业。
7.区块链和传统经济社会结合,实现分布式信任体系
区块链从技术角度还存在很多突破的地方,但通过和其他技术结合,能够应用到金融、工业、医疗、媒体等传统领域,和传统经济社会相结合,形成新型分布式信任体系,预计未来两三年就能初见成效,看到更多进展和实践。
8.全球ICT产业生态不确定性加深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不太确定性的、甚至是不确定性不断加深的一个时间节点。” 余晓辉指出,把全球主要ICT产业的全球前三个企业汇集在一起,可以看做是一个全球供应链试图,这是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相互合作依存的局面。现下,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对于全球供应链发展和国际分工会有所影响。其程度,取决于我们和国际社会的决心,如何共同发展,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平衡全球供应链体系及各个国家的安全考量,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这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调整。对此,余晓辉认为,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内全球ICT产业总体呈现增速会下滑,且主要是ICT制造业部分。
9.数字经济多方治理从共识走向实践
如何让数字经济通过多方合作治理体系,保证数字技术造福全体,这值得业界深思。数据保护、算法监管都很重要。治理体系需要对政府、平台、行业组织、用户等各自相互关系,对平台和生态的治理,平衡中间复杂的关系,这些都是难题。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引入体系,让利益相关的各方主体参与治理,形成共识和走向全球,是未来的重点。
10.智能攻防重构网络空间安全范式
由于全球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网络空间安全与物理世界安全相互交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安全攻防带来了更多可能,也对安全风险带来了多重挑战。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是未来几年内的重要话题。当安全从数字空间延伸至物理空间,如何构建新的安全体系,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面临的巨大难题。
PS:本文根据2019 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暨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