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M:体验与融合决定生命力

责任编辑:Zane

2011-11-01 17:14:57

摘自: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近日,中国电信正式推出融合通信产品“翼聊”,全国手机用户将可使用其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话会议、微博分享等功能。移动IM作为移动互联网消费的重要入口,其战略地位举

近日,中国电信正式推出融合通信产品“翼聊”,全国手机用户将可使用其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话会议、微博分享等功能。并且, “翼聊”电话会议可同时支持30路语音通话,高达300路同时在线的视频通话,涵盖了PC、PAD、手机等各类终端。此前,中国移动在飞信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推出了“飞聊”客户端,中国联通推出了同类型的“沃友”产品,至此,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吹响了向移动IM领域进军的号角,与移动QQ、移动MSN、米聊、微信等即时通信产品的竞争已经开始。那么,移动IM市场到底有多大潜力让三大运营商聚集过来?相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即时通信产品,运营商移动IM有哪些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在移动IM市场分一杯羹呢?

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入口

早在2007年,赛迪顾问等咨询机构就预测,随着互联网IM市场的饱和,移动IM用户量将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用户数将超过6亿,市场规模将达上百亿美元。实际上,现在再预测移动IM的市场规模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QQ在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成功已经表明,即时通信软件作为用户进入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入口,其对用户的黏性以及不断叠加增值产品所产生的市场潜力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正因为腾讯不遗余力地专注于做好QQ客户端,不断丰富其入口功能,几年时间便达到了注册用户数超过10亿,同时在线用户数超过1亿,市值四五百亿美元的规模。凭借着用户的追捧,腾讯打败了做新闻的雅虎,打败了做游戏的联众,打败了较为单一做即时通信的MSN,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引领者。

移动IM作为移动互联网消费的重要入口,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中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运营成败决胜要素。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专家认为, 由于移动IM工具具有开发成本低,客户黏性高,增值业务发展空间大的优点,因此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加深,即时通信也越来越普及。通过IM工具与移动终端的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即时通信的功能。众厂商、企业、运营商如此积极在移动IM领域积极布局,其实都是看中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即时通信平台可以把大量用户聚集在一起,通过这些海量的用户可以把广告、游戏、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都捆绑一起,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盈利空间,成为运营商纷纷涉足移动IM的主要原因。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小伟表示,随着3G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通信、互联网、IT相互融合,跨平台、跨终端、跨网络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各种沟通工具、社交媒体、生活娱乐融合在一起,极大地释放人们的沟通需求,融合通信前景广阔,今后五年融合通信将有200亿元的市场规模,未来将形成千亿级的大市场。

[page]

体验决定生命力

QQ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专注于用户体验,尽最大努力满足用户的各种互联网需求,光是一项离线文件传输的功能不知把多少用户牢牢吸附。因此,在移动IM市场领域,用户体验依然决定着业务的生命力。

在互联网领域,即时通信的应用与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已经融为一体,用户渴望通过即时通信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方便地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IM也将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因此,整合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业务,满足用户共享移动互联网资源,将成移动IM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容的体验。当前,移动IM用户不仅需要通过客户端实现短信、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也需要多人语音交流甚至是视频会议,不仅需要客户端具备沟通的功能,还需要它具备社交和生活娱乐等多项功能,当然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潜在需求,这就需要运营商不断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尽最大努力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安全的体验。随着各种数据业务应用的增多,用户对即时通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手机里有着大量亲朋好友的号码信息,移动IM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更高。因此,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是未来移动IM保障基础应用的根本之道。在目前即时通信应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稳定性才是即时通信保证用户应用和提高产品黏性的基础。相当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IM有着更高的可信度和安全保障,运营商要发挥好这一优势。

用户界面的体验。对于用户而言,界面的体验是最直观的,尤其是用户第一次使用界面时的感受,往往决定着她是否会继续使用。因此,电信运营商应该格外重视用户使用界面这一细节,把优化用户界面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目前,即时通信市场竞争白热化,同质化问题也逐渐凸显。运营商只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以及服务,提升其使用体验,才能在IM领域获得成功。

[page]

融合决定竞争力

在目前的移动IM市场,腾讯携互联网发展经验,在品牌、技术、用户口碑和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建立了极强的竞争壁垒,较早形成了用户规模,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腾讯还将保持领先地位。其他的米聊等移动IM业务,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运营商的移动IM业务竞争力在哪里?专家指出,与互联网企业相比,电信运营商拥有包括自身强大的网络支撑、庞大的用户群、通信业务融合捆绑等一系列独特优势,电信运营商应该充分发挥好这些融合优势,迅速扩大用户规模,提高自身用户在网黏性。

融合好电信业务功能是关键。与互联网企业相比,电信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在传统电信业务,因此,移动IM业务应该很好地把电信业务功能融合进来,才能彰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翼聊”整合了中国电信在通信、网络、云计算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拥有独特的“翼推送”功能,以及电话会议、海量通讯录、视频会议等差异化功能,可同时支持30路语音通话,高达300路同时在线的视频通话,电信企业打出了自己的底牌。接下来,就需要电信企业发挥组合营销的优势,尽快让自身的移动用户应用移动IM业务,并且凭借智能管道给予自身移动IM业务以更好的网络支撑。

运营商之间融合好才能做大移动IM规模。目前,在移动IM市场中,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是后进入者。在电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电信企业首先要自身融合好,抱团做大规模才能赶上互联网企业的移动IM业务。这就需要电信企业不要排斥对方的移动IM软件,并解决好彼此客户端的互联互通,并且在PC、PAD、手机等各类终端都能实现。昨日,记者尝试将“翼聊”下载到联通的苹果手机上,显示“苹果手机暂不支持”。看来,运营商之间移动IM业务的融合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产业做的工作还很多。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