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移动核心网IP承载解决方案背景与挑战

责任编辑:HeliceJia

2010-08-06 14:15:11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华为移动核心网IP承载解决方案背景与挑战。

当前,全球移动业务发展异常迅速,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收入和利润增长最快的部分,与此同时,2G向3G的迁移、新业务尤其是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层出不穷、向IMS和FMC的演进等等,都对传统的TDM/ATM承载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系统带宽的飞速提升,全互连要求导致的N平方问题,多业务系统的最优承载等等,都是TDM承载模式无法解决的。同传统的TDM/ATM承载方式相比,IP协议简单、灵活性强、业务扩展方便,能够避免运营商在分离的业务网上重复投资,弹性好,升级维护方便,能大幅度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因此建设IP承载网成为移动运营商必须的选择,而IP承载网在网络设计、业务实施、网络运营等很多方面都与传统的TDM/ATM承载网大不相同。本文将试图对移动核心网IP承载的背景知识、IP承载网的典型网络模型、IP承载网的设计要素等做一概述。

移动核心网的背景知识

当前全球主流的移动网络是2G和3G通信网络。其中2G主要应用的技术体制是GSM、CDMA和TDMA。2G向3G演进后,主要的技术体制将是WCDMA(即UMTS)、CDMA2000、TD-SCDMA,其中WCDMA占了已发放3G牌照的90%,TD-SCDMA作为中国自有的体制目前还没有商用。这些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都采用相似的体系结构,即由基站BTS/Node B、基站控制器BSC/RNC、交换中心MGW/MSC Server/SGSN等基本单元,以及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业务平台(智能网、短信中心、增值服务平台)、支撑系统((计费、营帐、客服等)等配套系统组成。以目前最常见的GSM为例,其主要网络功能单元和架构情况如图1:



图1 GSM核心网网元与架构示意简图

以GSM网络为例,在其核心网中,IP承载网首先用于实现媒体网关(MGW)、软交换机(MSC Server)、信令系统(包括信令网关SGW、STP等)、用户管理系统(HLR)、PS域业务系统(SGSN、GGSN)以及计费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

其次,IP承载网用于接入、隔离各种不同的业务流量。业务的流量流向是有规律的,PS域业务以及信令业务大多为汇聚型业务(类似Internet中C/S架构的流量模式),而媒体网关之间主要是分布式业务(类似Internet中P2P架构的流量模式)。IP承载网使用MPLS VPN来隔离不同的业务流量,并通过流量分析、流量规划、网络轻载、MPLS TE等措施和技术手段来保证实时业务类型流量的QoS质量。

最后,IP承载网还要用来保持同外部其它网络的互连并保证互连的安全性。

当前,移动核心网上的业务类型多数已经采用IP承载,少部分业务仍然沿用TDM/ATM承载。从长远来看,目前的那些非IP接口未来都可以通过分组控制单元PCU提供IP接口,接入IP承载网,所有的逻辑接口在IP化之后提供的都是标准IP接口,逻辑接口的上层应用协议和业务流量,对IP承载网而言是透明的,其报文内容和处理方式不影响承载,都可以通过IP/MPLS技术保证不同设备间流量互通,不存在“私有技术、无法互通”的问题。



图2 IP承载网功能角色示意简图

图2显示了典型的移动IP承载网的基本架构。IP承载网在物理上是由若干高端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按照一定的功能角色组成的,不同的功能角色按照一定规则互连,接入各种业务设备,并保证业务设备间的流量能够互相抵达。各功能角色的说明如下:

角色

功能

连接方式

P VPN的中间节点,要求转发性能高(否则成为全网瓶颈),不关注VPN的内容,只负责按照MPLS外层标签转发。 P设备节点间冗余互连,最好全互连。P设备尽量双节点部署。P设备尽量不要和PE设备合设为一台设备。
PE VPN的起始节点,生成MPLS VPN的内外层标签,要求功能全面,QoS能力强。 两台PE设备组成双节点,保证CE设备双归到两台PE设备上,以提供高可用性;如果只有一台PE设备,也要保证CE设备上行连接到PE设备的两块接口板上。
CE 业务系统接入VPN承载网的点,对流量做汇聚,不使用MPLS转发。可以是业务系统设备本身(如MGW),也可以是交换机或路由器。 业务系统设备通过2层或者3层方式双归直连PE设备,或者业务先双归接入路由器/交换机,再双归接入PE设备。
RR 在BGP或者MPLS VPN网络中,通过RR降低IBGP邻居的全互连要求,降低网络复杂度以及对于PE设备能力的要求。 RR对自己的客户(即PE设备)“划簇而治”,两台RR可以互为备份。建议RR分设,不接入业务流量。
IGW  IP承载网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可以提供VPN终结或者VPN跨域连接。 通过防火墙来隔离外部网络,并在防火墙外设置路由器来提供外部转发。
SLA测试点 作为NQA(测试网络SLA指标,包括时延、抖动、丢包)测试设备;同时可以做为带外网管通道。 由P设备、PE设备、RR等承载网设备直接提供该功能;或者在承载网设备上旁挂小型路由器作为性能探针设备。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