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菲:视频会议从野蛮生长到百花齐放

责任编辑:徐振

2014-09-12 16:05:30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2014EAS政企应用高峰论坛系列之UC与音视频融合通信高峰论坛中,来自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高级经理曹菲分享了他对视频会议的理解:从野蛮生长到百花齐放:谈视频会议的未来。

引子:2014EAS政企应用高峰论坛系列之UC与音视频融合通信高峰论坛中,来自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高级经理曹菲分享了他对视频会议的理解:从野蛮生长到百花齐放:谈视频会议的未来。

曹菲:我是证大房地产公司主管信息方面的行政人事部的高级经理,以下,我将谈谈我个人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些理解,以及,从一个中小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视频系统,来解决视频会议与协同的需求。

一、针对视频会议的五点想法

我通过五点来谈谈,我对视频系统的想法。

第一个,企业的需求分析与选型的方法论。

第二个,视频会议系统的演进。

第三个,铁皮盒子PK  SaaS模式,就是硬件的视频会议终端跟SaaS模式的PK。

第四个,混乱的评测:王婆卖瓜模式。

第五个,对UC的技术,做一些方向性的预测或者是推测。

二、企业的需求分析与选型的方法论

讲到选型,我认为中小企业,是未来视频和UC方向发展的一个蓝海。因为现在大企业,基本上该上马的都上马了,该上线的都上线了。那究竟怎样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呢,我用这几年的经验,给大家稍微做一些交流。

视频会议系统选型,我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钱的问题。第二个是你能给我们中小企业解决什么问题?第三个,未来将会有什么困难?

在中国,这么多年企业走下来,可以发现,中国是一个会议的大国。无论是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都要开会,会议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房地产圈子里面, 开会也非常受重视。主要开会在成熟的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决策的体系。万科当初提出了七对眼睛,一个项目通过七项重要的会议,贯穿项目从开发到销售的决策。也有不少企业,比如说把开会当做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所以会议非常重要。

1、下面,谈谈钱的问题。

钱的问题,中国人历来都有量体裁衣的说法,有多少钱办多大事情。商务阶段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一般企业有需求了,企业的IT或者是主管,找到代理商或者厂 商,他自己说不清楚,特别是第一次选型的时候,,一般会跟你说,他说,小李,我们要上视屏会议个系统了,你做个方案先拿来看看,先别管预算,先做个 方案拿来看看,至少高大上,五到六年,至少不能被淘汰了,否则我们投资就打了水漂了。一般来说视频会议的销售都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我们的销 售,经过简单的交流以后,就拍脑袋了,等他的方案一出来,可以把在座各位厂商的设备都推荐一遍。然后带着客户东奔西走,去看案例。直到最后,跟你接洽的这位IT或者是主管说他了解了,他熟悉了,那么这个项目算落地了,大家都通过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厂商跟代理商也不容易,对我来说他起到了培训师的作用。借这个大会,我要对各位培训师表示一下感激之情。但在不少中小企业,我接触很多公司,连IT都 没有,也许他就是一个行政人员就跟你们接洽了,往往是通过销售的一面之词,匆匆看了一个案例,似懂非懂下单了,最后做了,钱丢进去,效果没有出来,钱打了 水漂。

很多厂商的销售,销售产品偏多,分析诊断偏少,跑概念跑的太多,经济测算几乎没有,全面分析偏少。加之,现在市场上的媒体,权威的评测相对较少,企业很难一次性把系统选对、用好。

2、能给中小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不同的固定场地的会议和协作,这是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就是解决扁平组织间的协同与沟通,针对视频会议的需求,相当不一样。比如说刚刚谈到房地产有 几个重要的会议,2、4、6会议体系,这样的会议,集中的是听和看,我要看到我的视频里面要看到人,声音要流畅,所以他容不下整个会议中有任何视频和音频 上的瑕疵。扁平化组织,比如说一个技术团队,比如说我们的设计团队,他考虑的是我在双流的时候,在协同的时候不要有延时,我可以随时随地接入,有可能在休 假在家里也可以随时随地接入。要有清晰的语音,以及灵活的互动。两者在厂商阵营还有选型上面是有区别的。

3、未来将遭遇的最大困难

因为企业在发展,企业的规模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而应用场景也随着这种发展不停的变化。当初的建设环境,是不是满足这一需求呢?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测。 我的观点是公司这点事够用就行。结合我刚刚讲到PPT中的内容,企业要从项目的总投资,解决核心问题,利用好现有资源上找到平衡点。当然并不是说,推倒重来就不好。

视频会议系统的演进。我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实际上是我对我之前项目经验小小的总结。这四个阶段,可以说是我个人经历的一个真实写照。

第一个阶段,是试水,SaaS的模式。当时的网速还没有达到今天的速率,我们当时在做效果图的时候,我发现高分辨率的效果图,32倍高分辨率效果图,一到 放这个效果图的时候,整个软件就挂了,XP系统,整个软件就挂了,非法操作,这个不是我的环境问题,即使是厂商这样测了,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个 事情算失败了。给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阴影。

第二个阶段,我们投入资金了,开始上马MCU+硬件视频传统会议模式,标清的现场的语音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投入依然不是中小企业可以接受的。

第三阶段,我又有幸参加了一个集团的视频会议建设。两年前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在苹果手机、在Pad上面可以进行开会和双流了,在WiFi的环境下。视频中采用高清的720P,给会场增色不少。但这个投入还不是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

第四阶段,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当前的视频会议,正在向全高清发展,同时支持移动终端,去MCU化,我们看到很多的终端本身自带集成了MCU的功能, 由集中的模式走向分布的模式,整个技术框架更加完善,注重实用性,软硬件厂商之间的边界模糊了。比如说腾讯,还有YY,一些软件厂商,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也在试水视频模式,而且还是免费的。还有SaaS模式的老大WEBEX、G-net,Citrix、借助PC硬件处理能力和的网络环境,开始慢慢发力。这 个阶段内的企业需要在原有的系统上跟SaaS的厂商间兼容,即要保证重要的会议的稳定性要求,又要解决企业扁平化带来新的管理诉求。

四、选择硬件视频会议还是SaaS视频会议服务,哪个好?

很难说硬件好还是SaaS好,大家的应用场景是不一样的,个人还是喜欢SaaS,因为从目前SaaS发展的情况来看,至少把我原来遇到的一些问题都解决掉 了。另外得屌丝者得天下,不仅仅是价格便宜、易于部署,随时随需的使用。但是应该看到根据中国的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模式还是处于主流,SaaS模式会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 补充,两者即有分工又有合作,他们间互为补充和融合的那才是王道。就是SaaS跟现在的硬件设备,怎么去匹配。这种融合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

一般我们这样的企业选择厂商,要么是听朋友介绍,有的时候会考虑到查百度,要么是搜索权威的网站,比如说D1Net这种权威网站。谈起排名,你们可以到网上搜索,发现他们都是世界领先,都是市场排名靠前的,不知道是怎么评出来的,反正我不知道。

有排名有流量就有市场。确实,整个行业在飞速提高,技术门槛是降低了,但一方面产品的同质性现象非常严重,很难区分伯仲,加之评测机构也相 对太少了,有很多评测报告一看就是厂商投稿的,市场缺少多维度的视角和权重来横向评测各个阵营和厂家的产品,这也印证了这个多年野蛮生长的市场需要一场暴雨换来百花齐放的盛景

五、面向未来的发展建议

我结合日常的经验,从用户的视角列举了三点看法。

第一个娱乐化,整个行业内开始走到今天的位置,开始跟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结合,在各类场景中应用,提高自身的附加值,比如我们欧洲巴黎街头看到一个Next  door这个项目,可以说实现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第二个阵营联盟。各个硬件软件厂商产业联盟实现产品间互联互通,SaaS和运营商之间的产业联盟,现在慢慢都起来了。,大家都知道,跨国的视频会议,走的宽带线路一直都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如果通过SaaS的厂家来做这个事情,跟国外大型的运营商合作的话,非常匹配现在企业走出去这一战略,比如说绿地。复地在美国,绿地在韩国,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布局,非常匹配。通过国内主流OA平台,实现会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比如说会 议发起,在OA里面,通知、录制,录制当然是在网络系统里面,在OA中归档,查阅,这是全流程的管理,在OA平台。

第三个,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比如说SKYPE去年就在搞3D视频、,体感技术、全息技术,还有看到的未来带触摸屏的会议桌,手机投影机,垂直地面的墙面投影机都会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