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虚拟化效益最大化 “选择”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editor008

2013-11-08 16:38:28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随着虚拟化应用深入,企业对虚拟化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对于企业而言,虚拟化的主要收益之一在于节约成本。通过虚拟架构可以节省物理服务器和降低数据中心在空间、电源和散热等传统物理设备相关的成本

《企业网D1Net》11月8日讯

随着虚拟化应用深入,企业对虚拟化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对于企业而言,虚拟化的主要收益之一在于节约成本。通过虚拟架构可以节省物理服务器和降低数据中心在空间、电源和散热等传统物理设备相关的成本。所有的这些收益都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俗话说的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即使是虚拟架构建设,您也首先需要为购买新设备、后续支持以及软件花费等方面做好预算,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环境的最优性价比方案。为了充分享受虚拟化带来的优点,我们要重视四个方面的内容:

选择正确的hypervisor

Hypervisor是虚拟架构的基础,正确的选择是保证将来可以获得虚拟化收益的第一步。

部分hypervisor是免费的,而另外也有一些价格非常昂贵。部署规模的大小、期望获得的功能以及您希望可以被新架构支持的软件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成本。例如,如果您的目标是创建测试环境,或者是小型企业用户,可能不会用到那些额外附加的高级功能,就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

通常Linux环境选择VMware hypervisor更适合,如果您的工作负载多数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那么Hyper-V更为方便。当然,也要考虑到每个供应商给予的支持力度。

选择软件授权方式

在考虑虚拟化的收益问题时,软件授权问题常常是比选择哪个hypervisor更为关键的因素。软件授权影响到虚拟机的管理、保护和监控等功能,而hypervisor供应商通常把软件授权作为服务器虚拟化模式下的主要利润来源。

VMware vCenter、Citrix XenCenter 和Microsoft System Center 为虚拟架构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工具,或者您还可以挑选其中的某几个产品组合来完成特殊的管理和备份任务。在服务器虚拟化市场还有很多关联的第三方厂商,而VMware拥有最多的第三方厂商基础,不过对其它平台支持的产品也在逐步增多。

选择正确的硬件

提到虚拟化的优势,减少的硬件物理服务器需求是很主要的一块内容。根据厂家兼容性列表和其它因素,您选择的hypervisor和需要支持的软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您可以购买的硬件平台。

虚拟化是一种共享架构的技术,因此最便宜的产品并非总是最合适的。我们要综合考虑宿主机、网络和磁盘子系统等更方面的资源,确保满足将来可能产生的需求。所选择的硬件架构会对虚拟机和物理机的比率(VM-to-host)产生直接影响。当我们衡量虚拟化的主要优势之一,服务器整合的时候,这个比率是最主要指标之一。

幸运的是,通过计算每台虚拟机所花费的资源可以精确评估出所需的硬件。近期我曾经见过在一台两路四核CPU、64GB~92GB内存的宿主机搭配4GB光纤SAN存储的环境中,运行25~35个虚拟机的实例。如果一组集群宿主机需要$22,000,网络端口平均为$150/port,光纤端口为$200/port,假设SAN系统成本为$10/GB,而备份系统价格为$1600, 那么每台虚拟机的平均价格大约为$1000到$1400。您甚至可以直接采用该预算开发出一个计费模型。

同样,不要忘记系统的灵活性。当服务器虚拟化正确部署后,确实可以带来令人吃惊的成本降低,但是调整到新的成本模式也很关键。受虚拟化影响,新服务器硬件的采购会大幅降低。不过当使用环境逐步成熟和更多的关键生产负载加入到虚拟化后,高度集中的磁盘资源会增加对存储和网络资源的需求。而且,您永远无法预测什么时候需要增加备份资源投入。

选择学习新知识的成本

尽管虚拟化有很多优势,实际上服务器虚拟化是在软件层面增加了全新的中间层。所以当您的虚拟架构没有正确搭建或缺少良好恢复机制的时候,就把整个系统处于高风险的境地。

如果您的员工只接受了有限的管理相关培训,虚拟化很容易夭折,从而导致更多成本产生。正确的培训(甚至有时候聘请外部咨询公司)是早期阶段的关键内容。通常在授权和硬件成本超出预算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缩减在人员投入上的花费,我建议您据理力争来保留预算中的这部分花费。

一旦您的企业把虚拟化实施为一种标准后,还要持续地关注新的供应商、硬件和流程,以期找到成本更为精简的模式。要明白,随着服务器平台的升级,成本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着精确计划的预算可以帮助应对这些变化。

D1Net评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虚拟化技术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如何获得最大的效益是可以选择的, 以上四大“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虚拟化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虽然不能享用免费“午餐”,但可以使享受到的价值最大化。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