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1月27日讯
随着虚拟化技术应用的深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已经凸显,对于企业而言,虚拟化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然而有很多企业不愿部署虚拟化技术,主要因素之一来自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可以描述为“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只篮子里”。
我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虚拟化让许多访客操作系统可以在单单一个物理系统里面运行。万一这个物理系统遇到硬件故障,驻留在上面的所有访客系统就会立马同时无法正常运行。
这听起来很糟,但是也许不如我们最初设想的那么糟。
持鸡蛋和篮子理论的人觉得,我们不该同时让所有资源面临险境。这个理论一般适用于投资领域,鼓励投资者分散风险,投资于多家公司和多种类型的证券,比如债券、股票、基金和大宗商品。以鸡蛋(或货币)为例,我们谈论的是可以互换的商品。一个鸡蛋与另一个鸡蛋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一批鸡蛋自然是多余的。
假设我们有一打鸡蛋,打碎了六个,我们照样可以做一份煎蛋饼,可能小点而已,但是我们仍可以吃。吃小点的煎蛋饼可能几乎跟吃大点的煎蛋饼一样能填饱肚子——无论如何,我们吃后不会觉得饿。
把已经多余的鸡蛋放到多只篮子里让我们可以两面下注、获得双保险。没错,装在两只篮子里意味着,我们关注其中一只篮子的时间就比较少,所以这增加了丢失部分鸡蛋的风险,但是也减小了丢失全部鸡蛋的几率。
拿鸡蛋来说,这的确是明智的做法。同样,这也是你准备拿退休金投资的明智方法。
这套理论随后未经认真分析或充分认识就被搬到了毫不相干的领域,比如服务器虚拟化。不过,服务器却不像鸡蛋
服务器、尤其是小公司的服务器是很少可以互换的商品:不是说只要有6台(而不是通常的12台)在工作就够好了。服务器通常各自扮演独特的角色,它们对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而言都相对很重要。
如果某台服务器不重要,那么当初也就不太可能证明有必要花成本来购置和维护这台服务器了,所以它恐怕根本就不会存在。(当服务器可以互换时,比如在大型的无状态Web服务器场或计算集群,它们采用这样的配置是为了扩大计算容量,而不是仅限于单单一台物理服务器,所以这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公司中的IT服务通常“依赖整条链”,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也就是说,它们相互依赖,某一项服务的丢失可能会影响其他服务。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它们在技术上相互依赖(比如某业务应用程序依赖数据库),或者是由于在工作流程方面相互依赖(办公室员工需要文件服务器正常运行才能进行协作)。
这种情况下,丢失了单单一项关键的服务(比如电子邮件、网络验证或文件服务),可能会导致工作能力严重丧失。如果共有十项关键的服务,有一项服务停运,那么从IT服务的角度来看,公司生产力的下降幅度就可能远不止10%,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接近100%。
并非总是这种情况——在一些独特的情况下,某项服务停运后,员工还是能够找到有效的“变通办法”,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就算员工仍能正常工作,他们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平常要低得多。
面对物理服务器时,每台服务器各自就是一个故障点。所以,如果我们有十台服务器,那么出现停运的可能性是如果我们只有一台这样的服务器时的十倍。我们添加的每一台服务器都会带来各自的风险。
如果每次故障的停运系数是2.5——也就是说,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占某段时间(比如一天)收入的25%,那么十年下来总的平均影响相当于2.5次总的网站停运。
我在这里使用系数和平均这个概念是为了简化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确定平均停运事件的时间长度或平均停运事件的影响,因为我们只要确定这种情况下的相对影响,就可以比较场景。
这只是拿一种事件与另一种事件对停运事件的累积经济影响进行比较,不需要具体的数字——这不会帮助你确定你应该花多少钱,确定的只是相对可靠性。
D1Net评论:
纠结于“鸡蛋”和“篮子”理论的企业,不愿意部署虚拟化技术,根本原因在于只看到虚拟化技术的缺点,过分放大虚拟化技术的不足,对于企业而言,在部署虚拟化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发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想办法解决虚拟化技术带来的不足,而不是逃避不去部署虚拟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