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灵思“软”定义网络让SDN普及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jerry

2014-05-27 14:56:44

摘自:互联网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Nick McKeown曾经指出,网络实现SDN演进的第一阶段是可让数据中心和WAN运营商能利用软件定制提升网络功能。Xilinx 联手中国学术界加速中国未来网络发展在SDN理念影响整个IT基础架构的同时,可编程逻辑器件也随之炙手可热。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发展,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Nick McKeown曾经指出,网络实现SDN演进的第一阶段是可让数据中心和WAN运营商能利用软件定制提升网络功能。而下一阶段,就会有超越硬件的数据层功能出现。比如,为数据层添加高度可编程和更先进的功能,通过标准软件API接口访问数据层等。在这一阶段,网络资源将能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管理,进而加速创新步伐。在无线、有线通信领域的第一大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赛灵思,近日正在推动SDN上升到Nick McKeown所说的第二阶段——“软”定义网络(“Softly” Defined Networks)。

Xilinx 联手中国学术界加速中国未来网络发展

在SDN理念影响整个IT基础架构的同时,可编程逻辑器件也随之炙手可热。在28nm时代就率先提出“All Programmable” 概念的赛灵思(Xilinx),推出了一个叫做SDNet的平台解决方案。SDNet是目前业界首款能实现“软”定义网络,且远超SDN架构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面向网络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能够和All Programmable芯片产品相结合,帮助用户以简单的方法创建软定义的网络。借由SDNet,研究SDN的学者或网络从业人员可以从架构层面迅速地完成软件的实现和概念的定义,而不用再过度拘泥于网络物理层面的底层技术。SDNet为SDN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它帮助开发者把复杂的底层技术封装成了简单可用的“工具”或“功能”,让不懂网络的开发者也能实现软件定义网络。

目前,影响互联网创新的开发者主要来自计算机学科,他们并不是研究网络通信技术的专家。虽然SDN理念早已被这些开发者广泛认可,但在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应用时,在底层技术上,开发者遭遇的困难依旧非常多,无形中反而阻碍了产业界基于SDN的创新。赛灵思的SDNet能够支持系统开发者,通过他们更为熟悉的新型高级网络抽象语言(高级包处理规范)来自动生成数据平面功能。

“有了SDNet之后,开发者不用再去了解底层设备架构或掌握复杂的硬件编程语言,非常适合我们这些计算机学科出身的科研人员。”中国SDN专委会执行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毕军告诉记者,早在一年前,清华大学的SDN研究团队就在赛灵思大学计划(XUP)团队的支持下,利用其All Programmable技术在全球率先开发出了研究项目中的SDN原型设计,而今SDN研究在开发环境上的重大突破让其倍感兴奋。“现在,我们无需具备FPGA专业知识,也能借助这种全面可编程的软件规范环境实现针对未来网络的种种构想。”在他看来,像SDNet这样的软件规范环境的出现,就是对计算机学科人士进行SDN和未来网络研究、开发、试验的一次“解放”,未来一定会大幅加速我国对智能未来网络架构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由单一的FPGA企业战略转型为All Programmable FPGA、 SoC 和 3D IC 提供商后,赛灵思目前已成为在SDN领域走得最快的商用芯片供应商,思科、华为等网络设备供应商都是其长期合作伙伴。SDNet的推出,无疑会继续加速SDN的商用化进程。对目前在SDN研究领域走得较快的机构和运营商,实现SDN演进的开发成本也会因为SNDNet的出现而下降,并大幅缩短其产品上市的进程。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