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研究 我国SDN三大方向领先

责任编辑:editor007

2014-12-15 17:25:53

摘自:人民邮电报

在2014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上,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开放网络基金会(ONF)、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三方举行了签约仪式。

在2014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上,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开放网络基金会(ONF)、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三方举行了签约仪式。本次签约标志着中国在未来网络领域国际标准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三方将在未来网络经验共享、国际标准制定、产品合作、研发资源共享、试验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12月8日至9日,2014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简称“未来网络与SDN峰会”)在南京召开。中国未来网络发展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我国未来网络领域的智慧盛宴,本届论坛是“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与“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两大权威会议首次合办,显着增强了我国在未来网络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2014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

正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于访美期间与多家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密切互动的时候,在中国南京,全球顶级互联网专家围绕未来网络体系架构、融合及业务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互联网之父Vint Cerf在致辞中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初设计现有互联网时,很多东西在当时看来是最好的,但对于未来并不一定适用。未来网络的设计方案需要尽可能地简约,简约意味着需要在网络中应用新的传输系统或传输技术,这样可以使得未来网络拥有更高的灵活度,能够支持未来全新的互联网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但安全、可扩展、可控可管理等问题逐渐凸显。虽然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现有网络仍面临严峻挑战。另外,互联网正在由传统的“消费”领域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新的网络形态不断涌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传统互联网在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很难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为此,我国应尽快抓紧在未来网络领域的研究和规划,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架构,以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ONF执行主席Dan Pitt、ICANN首席技术官David Conrad、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Peter Steenkiste,中国工程院陈左宁、邬贺铨、刘韵洁院士等顶级专家的出席,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主流运营商,英特尔、思科、华为、中兴等设备商代表,以及全国各大高校院长、知名投资人等齐聚,使得这一极具科技前沿特色的学术活动被打上强烈的产业烙印。本次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学术论坛、展览展示、设备测试、会员活动”五大活动诠释未来网络及SDN开放网络产业动态,并围绕当前网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未来网络研究

中国三大方向领先

未来网络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美日欧盟等国近几年先后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级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近两年,国际巨头在此领域的并购投入高达近百亿美元。

2013年2月23日,国务院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战略清晰、技术先进、产业领先、攻防兼备的网络强国”的重要指示,未来网络作为信息网络重要战略方向,对我国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网络环境及“网络强国”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可喜的是,在未来网络领域,中国发展基本与国外同步。2011年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在南京江宁成立。目前,以这一研究院为龙头的未来网络谷已集聚了12名院士领衔的54个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和培育了200多家高科技的创业企业,建立了20多家校际、校企、国际间的联合研究中心。下一代WiFi芯片及设备,可编程、虚拟路由器等5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成果实现就地产业化。去年开通的未来网络小规模实验设施已经覆盖到全国26个城市。在此基础上,有关方面正全力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的项目在江宁落户。

目前,中国的未来网络研究团队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服务定制网络SCN的体系架构,成功研制了软件定义的路由交换平台、 信息内容智能调度管控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测量感知平台等三大关键组网平台,并已在电信运营商、国防、欧盟等单位进行了应用。在核心技术方面,2013年8月,全球首家开放网络基金会(ONF)授权的测试认证机构落户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全球SDN测试认证中心(SDNCTC)在北京揭牌成立并面向全球开展OpenFlow测试认证服务。2014年,全球最大SDN互通性测试在中美两地联合展开,首次实现全球异地互联互通测试。

互联网可管可控

成融合创新核心需求

互联网设计之初主要是满足计算机间的互联需求,并未想到会成为社会基础设施。原来设计的体系架构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可控可管等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尽管业界几十年来一直对其完善,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2014未来网络与SDN峰会上,全球顶级专家围绕未来网络体系架构、融合及业务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认为,未来网络发展中,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像SDN一样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网络中的问题,让网络更具有扩展性,可控可管并且绿色节能。在不远的将来,未来网络可以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次论坛面向学术界广泛征集网络体系架构、软件定义网络(SDN)、信息中心网络(ICN)、云计算与数据中心、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新型光传输网络、大数据理论及应用、路由器与交换机设计、网络协议设计、资源管理与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新应用与新方法的论文、案例、演示等。经过多项评审,80余篇高水平论文被录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南京市人民政府、开放网络基金会(ONF)联合主办,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FNII)和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承办,吸引了全球著名专家学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设备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千名代表出席。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