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1月6日讯
当前,虚拟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的热点,对于虚拟化的关注也在持续走高,虚拟化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当前中国用户在虚拟化应用中遇到两大瓶劲:首先是只注重虚拟化软件的应用,而忽略了硬件的支持;其次是在接受服务方面积。
企业级用户部署新的虚拟化技术,系统硬件需要具备更强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从而满足在较少的服务器上运行更多应用的需求。
虚拟化环境对服务器和存储的要求主要反映在内存和I/O方面。首先,虚拟化能够整合多个系统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大的RAM。这可能是因为Hypervisor层会随时搜集位于RAM中的虚拟机的配置信息。当虚拟机数量和配置信息增加时,大容量虚拟主机的RAM对于虚拟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因为它能够提供横向扩展。
其次,在虚拟化平台中,虚拟机的个数通常受限于磁盘I/O。如果采用的是本地磁盘存储系统,只要有个别虚拟机磁盘I/O负载高的话,平台上的其他虚拟机就会处于冻结状态。基于此,虚拟机的载体通常是位于远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的大型存储系统,连接方式通常为万兆以太网和光纤通信。因此,一台好的虚拟化服务器应该具备多个高速网络I/O通道。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宇杰认为,当前市场应用中可比较的硬件产品中DELL服务器和存储相对突出,它们为虚拟化应用提供了极大的RAM扩展空间,还提供了稳定的物理网络I/O。
服务器到ROI需要衔接和桥梁,之所以强调服务器、存储等硬件配置、性能的重要,是因为虚拟化软件及其解决方案在利用虚拟层调用资源的时候需要物理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强大的性能支撑,如果采用虚拟化部署的物理硬件配置不足、性能不够,那么单纯依靠虚拟机是无法为企业IT带来现实回报的。因此为达到企业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解决方案降低IT总体拥有成本的初衷,必须综合考虑软件与硬件的整合应用。所以在计算虚拟化应用投入和投资回报时,对服务器的选择是绝对不容忽略的。
很多企业用户在虚拟化应用时存在两个重要弱点,一是对虚拟化应用考虑不够全面,对系统分析研究缺少全面的方法论和工具;二是没有维护、管理、优化的专业人才。尽管用户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但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或系统集成商对虚拟化接触时间较短,无法对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所以拥有专业方法论和工具、具备专业虚拟化支持人才的国际品牌厂商当然成为用户的首选。
D1Net评论:
硬件和服务无疑是支撑虚拟化应用的两大支柱,对于虚拟化厂商而言,如果能在硬件层面进行基于虚拟化的产品设计,并最大化地整合虚拟化软件的应用,其次,能够培养一批专业的服务人才,就能在竞争激烈的虚拟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