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1月11日讯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如何界定适合实施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成为用户关心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并不难。
严格意义上讲,对于哪些应用适于做虚拟化,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可通过相应的原则来帮助我们过滤。这个原则主要就是应用对系统资源的需求情况,有些企业级应用对处理器资源占用率更大,可能还需要多台物理服务器来支持,那就不太适合做虚拟化,因为虚拟化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资源复用的技术,它适合整合那些平均处理器占用率略低的应用,比如在20%左右的应用,这样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整合4个这样的应用,再留出20%的资源应对突发需求,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资源占用情况与用于承载应用的服务器的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计划实施虚拟化时,不光要考虑应用对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等资源的占用,还要考虑其在I/O方面的需求。根据这一原则,用户应该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服务器,由于它要当作多台虚拟服务器使用,所以处理器与内存资源是首当其冲。比如运行企业关键应用的英特尔至强7500平台,目前在8路配置上即可提供64个CPU核心和高达2TB的内存容量,这在x86服务器中是非常领先的,而其基于英特尔VT-d与VT-c实现的平台内I/O与网络互联的虚拟化功能,也能大大提升了虚拟机的I/O能力。
针对这一平台,显然适用于虚拟化的应用种类也就大大增多了。而对资源要求以及关键等级不高的应用,双路平台中,基于英特尔至强5600的服务器就完全可以胜任。总之,资源占用率与占用倾向(占用处理器资源、内存资源还是I/O资源?)是我们根据应用界定服务器是否有必要应用虚拟化技术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做服务器选型时的重点参考。
D1Net评论:
虚拟化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界定适合实施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关系到虚拟化技术能否顺利有效的实施,价值能否有效发挥,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难,只要用户深刻了解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特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