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段时间北京大学举行的“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Peter Lee针对“计算人生”话题做了演讲,他在演讲中称,Skype是一个借助通信网络来连接全球的工具,他们期望随着语言翻译功能扩展到Skype当中,各个语言之间的壁垒将逐渐被打破。
微软将机器学习广泛应用
Peter Lee在“计算人生”话题演讲中表示,今天很多人都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笔记本电脑,上面的很多应用都可以让自己和计算机进行对话,而在自然语言识别领域,微软也已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些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基于机器学习能力的不断改进。
Peter Lee称,如今机器学习已经愈来愈重要,不仅在计算科学的研究领域,更多的是在计算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比如说计算机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微软在今天已经将机器学习的语音系统进行了广泛应用,比如Windows Phone、Xbox和微软Bing都有语音。
Skype的梦想是门户
演讲中,Peter Lee拿电影《星球大战》举例,他认为电影中的宇宙翻译器是有可能存在的,因为机器学习让他们在翻译上取得了巨大进展,机器能将书写的文字转化成语音。Peter Lee称,这一块已经实现,在2012年21世纪计算大会上,微软研究院创始人Rick Rashid演讲时,计算机系统已经能够自动地将英文翻成普通话,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来。视频当中语音的延迟性非常低,响应速度非常快,几乎是一种无缝的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Peter Lee的言论的确不是空中楼阁,据IThome网站报道,微软营运与行销事业群副总经理周旺暾证实,Skype Translator将在2014年12月正式上市。据悉,它能即时显示对话字幕,快速、精准而流畅的同声传译。
另外Peter Lee还表示:“在微软眼中,Skype是一个借助通信网络来连接全球的工具,让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便捷地与外界联系,而微软可以考虑利用像Skype这样的工具,将其扩展应用到语言翻译当中。”Peter Lee指出,微软的梦想是让Skype未来可以作为一个门户,将各个语言之间的壁垒打破。
微软CEO Satya Nadella曾表示,Skype Translator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能够代表微软未来发展方向的几项新技术之一。Peter Lee称,为此目前在微软研究院,尤其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和雷德蒙总部的研究院,有很多与这个领域相关的研究。
Skype的挑战
Peter Lee同样也谈到了Skype的挑战,他表示Skype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由于全球有成千上亿的用户,通话时间也达到了上万亿分钟,这么大的分布式系统因此给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和文字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次,语音翻译在语境、重音、语调上还存在诸多挑战。另外还有不流利或重复现象,人类能够互相理解不流利现象,但机器不一定能够修正。
因此未来的路还很长,Peter Lee称,在Skype Translator测试版发布之后,他们还会思考如何进一步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