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或长期生活在海外,如何同家人、朋友取得联系?买电话卡还是用QQ?如今这些方式已经过时了。
不同方式传乡音
说起与家人联系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的黄先生感慨万分。“那时,用座机打国际长途一分钟要3元,为了给父母报平安,每个月总要打一次,但为了省钱,说几句就挂断。”他的一些朋友甚至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他们和家人商定,电话铃响三声就放下,表示自己一切平安。
后来QQ、MSN等聊天工具陆续出现,他们转而开始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联系。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日益进步,网络电话、微信等互联网通讯工具又成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亲人沟通的热选。
异步语音慰乡情
不少的海外华侨华人都是在手机上同时装了微信和网络电话两种工具,“发图片,发语音、同事朋友之间群聊就用微信,要是给国内打电话,我就用网络电话。”在意大利工作的李明表示"去年回家的时候,我就给父母手机上分别装了微信和网络电话两个软件。“
李明还对记者说“现在朋友之间一般很少打电话,都是在用微信群聊,发照片、发语音。但是跟父母通话还是用网络电话的时候多些。我现在用的网络电话从意大利拨打家里电话十分方便,也十分便宜。打回国内每分钟只要0.06元/分钟,还没有国际长途费用。
“就是想看一下他/她在国外生活的好不好,长胖了没有。”这可能是不少孩子身在国外的父母心里最想说的。
以往的手机视频通话,大部分是通过运营商数据流量的方式实现,视频通话费用较高、耗费流量较大,就算是拨打一个电话也只能草草结束。现在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用户都是使用的微信、网络电话这些带有视频功能的软件来进行免费视频沟通。
记者曾就微信、网络电话的视频功能在一般家庭使用的宽带和WiFi网络下进行测试,拨打视频通话都能够保证画面、通话音质的稳定与流畅,接通速度也十分理想。
虽然一家人分隔两地,但在微信、网络电话等移动工具所营造的声画、语音世界里,越洋的距离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让游子更接近远方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