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总,我长期关注你们,一听说网络电话上市就感到非常惊喜,我们中国人也有了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
杨:谢谢你的关注。Headcall网络电话软件从二○○四年六月发行,大多数业界同行认为它是一个IM,其实它不是,但不管你怎么样解释,没有人相信,也许包括你。但我们不愿把精力花在打口水仗上,因为我心中有底,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把它当作取代传统电信的产品而不是把它作为破坏传统电话的产品进行设计的。我们通过长达两年多的终端研发,陆续上市上USB电话机;电信级网关,为消费者提供长途低价位的语音服务;企业级网关,让Headcall进入企业,为其提供免费通话或提供低价位的长途语音服务;这次Headcall的电话机上市,不仅仅是Headcall自己的里程碑,也是整个VoIP业界的里程碑。正如你所说的,也是我最感到自豪的,Headcall具有完全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与我们合作研发的终端产品,也都是我们国内的企业。
记者:为什么说是VoIP业界的里程碑?
杨:这是因为:目前市面的网络电话机是沿用所谓国际标准的H323、SIP协议,应该说它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但它做不到象Headcall这样,在网上自由下载软件、自由申请电话号码(全数字),营运商低成本的在全球经营,不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设置,自动寻找IP地址,也不需要与用户签订任何协议消费话费。与网络通讯巨头思科相比,我们的产品具有硬件成本低(也许只有其十分之一),建设及维护简单,即接即用。最大的优势还在于Headcall的开放性,思科为企业建设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能在这个系统内部才能实行免费通话,而我们的产品可以与全世界的Headcall用户免费通话。与当前在VoIP界当红的Skype(Skypeout)相比,Skype是不能离开电脑的,它不能象我们这样做出低成本的离开电脑的网络电话机(至少他现在还没有),如果它要离开电脑,就要把电话机做成一个小电脑,其售价可能消费者是很难接受的。它现在研发了几款Wi-Fi手机,其实这种手机也是电脑的简化(Headcall早就在pda上跑起来了)。它也不会象Headcall这样,全数字拨号,不改变传统习惯。相比Skype,Headcall最大优势在于它能毫不困难的进入企业,而Skype要进入企业其困难相当大,因此,Skype有关负责人宣称:Skype没有进入企业市场的计划。所以说,其它VoIP有的,Headcall全都有,而我们所具有的功能,其它VoIP却做不到(至少现在还没有谁能做到)。
记者:消费者用了你们的网络电话机,将给营运商的收费话音业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推出网络电话机与信产部的有 关规定是否有冲突?
杨: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们卖网络通讯设备,就象思科在中国市场卖网络通讯设备一样,信产部并没有阻止思科呀。相信信产部不会只允许国外企业经营,而阻止中国自己的企业经营。在国内,我们并不经营话费,是由香港的合作伙伴经营话费。同时,我要告诉你的,Headcall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是无国界的,我们并不只是对国内电信营运商冲击,而是对全世界的传统电信营运商冲击,让所有收费话音营运商成为历史。我们反复声明,我们愿意与国内营运商联手,共同抵制国外电信巨头和网络通讯巨头对中国通讯市场的侵蚀和冲击。我们只是国外电信和网络通讯商的对手。
记者:你们能撼动收费话音的地位吗?
杨:是的,传统电信的势力强大,VoIP现在还处于弱势,但Headcall知道,与传统电信挑战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技术,先进的技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VoIP现在处于弱势并不能说明我们永远处于弱势。我们说Headcall对收费话音致命一击,并不是指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优势与弱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另外,我们说对传统电信致命一击,并不是要毁灭它,而是需要与传统营运商更好的合作,合作共存。网络电话依赖于网络,还需要与互联网经营商配合,不断改进互联网条件,为Headcall的应用提供更加宽松的运行环境。如果象现在国内南北两大互联网营运商之间互相设卡限制流量,就有可能迟滞Headcall的发展,但Headcall在国际互联网之间通话是毫无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