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工信部回应“叫停非运营商免费通话服务”的第二天,企业级社交软件的行业老大阿里钉钉发布声明,明确表示将在7月1日起暂停“免费通话”,随后一周,其他涉及的软件如易信、企业微信、云之家等,则未见调整的动静。
这一规定的出台其实背后关联着电信业务牌照,虽然工信部在回应中提出了相关许可,仍然未见明朗。有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工信部之所以没有明确相关资质,可能是为了防范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记者近日通过查阅相关条例、规定,采访行业专家以及涉及企业,试图对这一回应做出解读,从而抹开笼罩在企业社交软件行业上的一些疑云。
钉钉通话模式:互联网连接通信网
根据《电信条例》和《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我国目前通话服务主要分为三类:基于通信网(固定网和移动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由通信网和互联网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基于互联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
那么这些企业级社交软件的免费通话业务属于哪一类呢?记者试用了阿里钉钉的这一业务。点进该软件的免费电话页面,会出现一个“单人通话”和“电话会议”的选择页面,选择“单人通话”,则出现选择接听人的页面,接听人既可以是钉钉的用户,也可以是非钉钉用户。当记者确定接听人并拨打电话后,会接到一个来自钉钉的电话,然后点击接听,之后会有嘟嘟的等待音,当对方接听之后,则该通话过程正式启动。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钉钉采用的这种模式是先通过互联网在客户端上发起,然后再接到运营商的通信网上。客户端上发起时耗费的是数据流量;连接到通信网时,耗费的则是话费。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指出,企业微信、阿里钉钉等所涉及的电信业务其实是第二类业务。中国移动某地方分公司的一中层也向记者介绍,这种先互联网再通信网的模式,就是在我国被明令限制的IP电话业务,实际名称是:PSTN业务。
免费通话无“基础电信业务许可”
工信部在回应中表示,三类通话服务中前两者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应持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类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应持有相关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持有相关许可开展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如果确如业内人士所言,此次所涉及的企业级社交软件,如果想继续从事免费通话业务,则需要持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然而,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其中第一类仅有三大运营商拥有,第二类除了三大运营商之外,还有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信网络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份,工信部也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颁发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证,这也意味着中广电具备第四大运营商的资质。
南方日报记者向阿里钉钉求证是否具备该经营许可,阿里钉钉相关人士向记者回应,确实没有获的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许可。与此同时,记者也试图向企业微信和易信等软件官方求证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均未获得正式回复。易信的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由于属于电信控股公司,不便多说。
其他企业社交软件是否违规?
不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电信行业研究部副主任胡海波在日前对工信部的回应做解释时却表示,主管部门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叫停所有非运营商资质的个人免费通话业务,对于已持证企业合法合规的业务应该不会涉及,QQ语音、微信、米聊、来往等业务,均获得相应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属于合法合规经营。
但是,一位不愿具姓名的行业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上述解释表示质疑,“这是否意味着将会允许一部分不具备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资质的经营免费通话业务;而QQ语音、微信等,又与企业微信、阿里钉钉所涉及的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资质不同。
6月24日,阿里钉钉发布权益更改声明,将于7月1日起,原有的单人商务通话权益不再赠送,但是将会对所有用户赠送电话会议权益。阿里钉钉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钉钉确实在近期收到了相关部门的整改指令,限定在7月1日前进行整改。据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介绍,电话会议权益所涉及的牌照是“多方通信牌照”,阿里钉钉回应,其拥有这一牌照。
近年来,企业级社交软件成为了新的市场风口,深圳一位处级官员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此类软件对于提高政府协同效率来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没有钉钉、企业微信,也会有别的软件来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位官员说。
作为目前企业级社交软件的老大,在没有了免费通话这个重要的功能后,无疑会使其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缺乏了一定优势。不过,据阿里钉钉的相关人士介绍,为了弥补免费通话功能的缺失,钉钉升级了急于VOIP的网络语音通话功能,用户可以使用钉钉拨打语音通话,与之前免费通话不同的是,VOIP不用走通信网络,仅需耗费一定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