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耐特万兆IP电信网络解决方案,立足于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的万兆技术架构,深入研究IP电信网络领域的关键技术,在端到端的QoS保证、MPLS VPN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稳定健壮性等方面为NGN、3G和其它多业务的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业务承载平台。
IP网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1年起,中国各大运营商就积极推进下一代网络NGN的试点,实践证明对于下一代网络的建设必然要从IP全网的角度考虑电信级IP业务的全流程,构建高起点、业务创新盈利的新一代IP电信公网,但是IP网络在用于城域网时勉力如下挑战:
IP电信业务承载- 早期的IP网络设备建设采用园区网级别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特点是快速转发和简单接入,在IP电信级多 业务的承载方面INTERNET只是其中的一个业务,因此,需要在万兆平台上对网络的整体性能和业务功能的全面提升。如:IP骨 干核心层面的海量业务流的性能恒定的要求;IP汇接层面的业务流汇聚和针对不同业务流的分流处理要求;IP接入层面的智能业务流处理保证端到端的业务服务质量和业务通道、大容量电信级多业务IP融合的组网和技术处理等等。
IP电信业务实施 - 原有的IP网络由于INTERNET业务承载的“尽力而为、非连接性”特征要求,所以没有明确的业务量模型计算和全网的流量模型设计,只是堆砌了一个连通的高带宽IP网络,缺乏对IP网络针对IP电信级多业务的带宽收敛比的层次量化要求,缺乏服务质量的端到端保证;缺乏针对IP电信级业务的实时连接型的技术升级和50ms的全网健壮性要求,缺乏整网安全策略的考虑等等问题。
IP电信业务管理 - 针对IP电信业务的管理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设备管理。针对IP电信网中的多业务运营的情况要求能够细分用户的业务类型,开展有效的用户管理包括认证、计费等。如INTERNET业务的Radius认证计费、NGN业务中的分组话音和多媒体业务的用户管理等等;业务管理就需要协调所有的网络设备策略,原有的IP网络设备的业务策略是分散的、本地化配置管理,无法通过统一的业务策略机制下发保证从局端的接入侧设备开始统一的QoS、安全等策略实施,对于IP电信网中的设备管理,传统网管无法实现分散设备和端口的环回测试、故障定位、分级分权、到末端设备的智能树型层次网管。
IP电信业务融合 - 由于IP业务的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接入设备层面的多样性,包括有DDN、ONU、L2/L3交换机、IAD、DSLAM多种设备存在,实际上它们都是承载IP电信业务,只是根据不同的时期IP业务的需求而建设不同的设备形态网络的结果,如何通过机架式的大容量、高密度、丰富的接入端口方式、统一的网管维护来解决接入层的设备多样性问题,业务的融合面临着从接入网开始融合的挑战。针对目前的NGN控制层面的发展和演进的趋势,如何利用现有的宽带IP网络开展即时盈利的分组话音建设到多媒体、高带宽的IP电信业务的全面规模运营等等。
万兆IP电信网的建网理念及目标
万兆IP电信网的建设不仅仅是万兆电信级平台上物理网络的搭建,还应该解决IP软技术的问题,包括网络的可靠性设计、业务模型量计算、全网的流量规划、业务通道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等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传统电信业务与IP数据业务的融合如:分组话音与数据的融合,通过NGN、3G网络开展丰富的IP新业务 , 同时为多媒体IP业务到来打下基础。也就是在IP技术的创新和领先上实现业务的创新和领先,全面提升IP网络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