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当前几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承载业务需求、对实际传输速率等进行了比较,简单介绍了得力风根公司的TRainCom技术,据此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提出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无线通信;城市轨道交通;整合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业务一般将其分为专网无线、公网无线(或民用无线)以及公安通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传输带宽不断提高,通信终端的实时信息处理能力飞速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系统主要包括信号系统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通信PIDS(乘客信息)系统、车载CCTV(闭路电视监控)、移动电视等。
1 目前使用的无线系统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存在的信号和通信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随后产生的新兴无线通信的应用都各自成系统、相对独立,基本都使用各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而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TETRA(数字集群)、GSM、CDMA、3G、WLAN、Wi-Fi、WiMAX、DVB-T等。前3种制式均是使用广泛且十分成熟的无线技术,但均存在传输速率低、且接入公网存在安全、干扰等问题,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需要。DVB-T数字视频广播是为了数字电视信号在地面传播而开发的,具有容量大、接入方便等特点,其技术使用于下行高速数据的传输,可以工作在多个频点,减少无线频段干扰。场强覆盖可以采用小功率、大密度的方式,因此符合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需求,但由于其上行速率较低,对车载CCTV不适用。
本文就3G、WLAN、Wi-Fi、WiMax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探讨。
1.1 3 G技术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有3种制式:TD-SCDMA、WCDMA和CDMA2000。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已于2009年1月7日正式向3家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了3G运营牌照。3G能够处理图像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提供了网页浏览、会议电话、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多媒体业务是3G数据业务的重点,其传输速率要求为高速移动时能够达到144 kb/s,慢速移动时为384 kb/s,静止状态为2 Mb/s,其上行速率达到几十kb/s,但仍然不能满足车载CCTV、PIDS系统所需速率,同时3G属于公网应用范畴,因此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1.2 WLAN无线局域网
基于WLAN(无线局域网络)的多媒体信息传输,基于802.11协议族。IEEE802.11a规定的频点为5 GHz,适合于室内及移动环境,传输速度为1~2 Mb/s。IEEE 802.11b工作于2.4 GHz频点,IEEE 802.11e及IEEE 802.11g是下一代无线LAN标准,被称为无线LAN标准方式IEEE 802.11的扩展标准,是在现有的802.11b及802.11a的MAC层追加了QoS功能及安全功能的标准。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都是使用WLAN的标准和技术,如果想进一步接入更多的子系统,比如VoIP电话、CCTV等,WLAN的容量和性能就会受到限制。
1.3 Wi-Fi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典型的CBTC是基于802.11b无线网络规范,该技术使用的是2.4 GHz附近的频段,最高带宽为11 Mb/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2和1 Mb/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与已有的各种802.11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序列扩频)设备兼容。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 m,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122 m,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成本更低。
2007年9月,深圳地铁采用思科统一无线解决方案,为地铁1号线列车的安全防护系统项目搭建无线宽带传输网络,使得列车无论在站台位置还是高速运行中,都可以在地面与列车之间实现清晰的数字视频流实时播放、控制中心对车厢内的情况观察、列车火灾报警信息实时上传等功能。它是国内首个成功部署Wi-Fi技术同时实现视频上下行传输的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项目,为利用Wi-Fi技术进行实时视频信息传输开创了先河。乘客可以在车厢内看到高品质、不间断的数字电视节目,并能够接收地铁公司发布天气情况、重要新闻、紧急疏散提示等消息。深圳地铁运营中心控制室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运行中每列车每节车厢内上传的实时视频图像及火灾报警等多种安防信息,同时列车司机也可以随时调用前方站台的图像,为安全行车提供更好的保障。
1.4 WiMAX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MAX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够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并且具有频谱资源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公里)等特点。
Wi-Fi是目前无线接入的主流标准,全面兼容现有Wi-Fi的WiMAX,对比于Wi-Fi的802.11X标准,WiMAX就是802.16x。与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宽的频段选择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无线网络的一个主流标准。
2 TRainCom?系统
TRainCom?系统是专为地铁无线通信应用而设计的。虽然在建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均是使用本地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准和技术,而且典型的CBTC是基于众所周知的802.11b标准。但人们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WLAN的技术并不适用于高速移动状况下的无线通信。研究表明,WLAN带宽和切换时间都会在高速移动的状况下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针对整合系统的解决思路,德国的得力风根公司是一家军用通讯技术科技公司,研制了TRainCom(德国得力风根无线电通讯系统),它把信号和通信系统集成于一套系统之中,并且拥有进一步融入更多子系统功能的、成熟的无线通信产品。下面就其系统特点加以论述。
(1)16 Mb/s全双工无线电链路—频分双工。TRainCom?使用全双工数据传输模式保证列车上传与下传互相分开,上下行数据能同时传输而且不会互相干扰:同一时刻在每个方向都是16 Mb/s,在半双工模式下能达到32 Mb/s。协议开销占10%,是802.11g 40%的协议消耗的四分之一。
(2)完全基于IP—可以集成其他的子系统。所有基于IP的协议,可以直接与VoIP、IP摄像头、WLAN接入点连接。对于只提供串行接口的子系统,如RS232、RS422,这些串行数据流将被转换成IP数据包进行传输。如有需要,其他的接口类型也能够接入。
(3)全移动性—带宽独立于列车的运行速度。TRainCom无线电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与列车的行驶速度无关,得力风根公司在上海磁悬浮列车(500 km/h)上服务的系统实际应用以及在南京地铁的实际测试已得到证明。WLAN技术在列车高速移动时数据传输速率会急剧衰弱,TRainCom?所使用的无线通信协议是该公司专门为高速移动的列车系统开发的,采用防止多普勒频移和扩散的特殊调制模式和多径接收机制,当无线电信号衰弱时,数据传输速率能始终保持全双工16 Mb/s。
(4)QoS—完全实现可配置的功能。普通的基于IP的网络都是尽力交付,所有数据共享网络容量,没有数据包的优先权。对车载互联网,PIDS之类典型的数据应用通常不会产生问题,但对于语音通话和视频等需要实时传输,对时延敏感的应用会产生QoS的问题。当网络容量有限的时候,更会产生竞争带宽引起的时延和数据丢失的现象,因此服务质量保证显得更为重要。
TRainCom?的QoS机制不但保证高优先级和实时业务的性能,在网络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每种数据业务的最小带宽。鉴于列车控制的重要性,最高优先级始终为CBTC保留,视频和语音业务一般设为中优先级,乘客信息和车载互联网为低优先级。
(5)高可靠性。由于所有的基站工作在同一个频率,几乎没有切换时间。使用一个无线电信道能达到99.9%的可靠性,使用双信道可靠性更高,2个Rx链路时即使单个故障也不会造成数据服务供应中断,4个Rx链路时更能容许同时发生两处故障。同时在中心控制单元CRCU中使用冗余服务器,当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服务器继续工作,以此保证运营的稳定性。
(6)安全性强。TRainCom基于Linux硬盘加密和防火墙,中心控制单元CRCU文件系统可以得到Linux专用dm加密的保护。在车辆上,专用的网关计算机作为记录状态的数据包筛选防火墙。可以提供包括星形电话PBX和web服务器功能的外部服务。另外,CRCU可以作为轨旁网络的记录状态的数据包筛选防火墙。另外,通过将唯一的标识号分配给所有组件,预防从无线电组件对无线电系统未经授权的访问或错误访问。只有分控制单元DRCU列出的这些组件才有权访问无线电系统以及互相通信。
(7)抗干扰性好。TRainCom工作在5.8 G频段,不会产生如2.4 G的严重频带拥挤现象,也不会干扰轨旁GSM,WLAN系统。对于同频干扰,每个收发器均能够通过度量RSSI来监视其接收的信号质量,进而检测干扰。使用RSSI可知道列车系统位置操作员检测并定位射频干涉。
3 结束语
对于整合的解决办法,人们担心作为一项非标准化技术,TRainCom系统的协议不具备开放性,对其二次开发、升级与维护等均需要依赖技术持有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CBTC的系统设备在用户没有确定之前选择性确实比较多,选型确定后,由于CBTC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设备一投入运行就二次开发、升级等工作基本依赖厂家。人们还担心TRainCom技术的产品只有得力风根公司提供,在产品供给方面欠缺市场选择性,对于该问题,有个最好的例子:西门子公司的通信传输OTN设备,是西门子独有的技术,但该设备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处于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厂商不会使自己处于不利于竞争的地位,漫天要价是会失去市场的。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趋势,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将会向着高带宽、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若有足够的带宽,整合通信和信号系统,并且智能化地分配其所占的带宽,该产品将会完全改变目前地铁市场信号和通信的格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和通信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地铁项目所需的投资就会很大,并且日后的维护费用也会增加。因此可以考虑将通信和信号整合到一套系统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宝荣,熊尚坤,陈长怡.移动WiMAX的发展与应用[J].电信科学,2008,(6):18-22.
[2]李羽翎.CBTC系统移动战略的实现[J].铁道通信信号,2007,(8):58-60.
[3]吴海峰.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J].铁道通信信号,2007,(8):60-61.
[4]TELEFUNKEN RACOMS.TRainCom?radio systemNanjing Test report[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