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蹭网,盗亦有道?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9-16 07:11:50

摘自:九江新闻网

“有了WiFi,客人一坐一下午,真的会影响我们生意。”“为了个别不肯走蹭网的客人,我们中午和晚上的下班时间都比以前晚了半小时。”这是市区两家提供WiFi的餐馆老板共同的新烦恼。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WiFi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少人居家外出必寻WiFi,经过主人同意的称之为“蹭网”,未经主人同意擅自使用无线网络的则成为“盗网”。如果WiFi被他人破解,不仅网速会变慢,手机里的照片、视频、短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也会暴露吗,而“盗网”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容易就被吸费,破财又伤神。

餐饮店的新忧

“有了WiFi,客人一坐一下午,真的会影响我们生意。”“为了个别不肯走蹭网的客人,我们中午和晚上的下班时间都比以前晚了半小时。”这是市区两家提供WiFi的餐馆老板共同的新烦恼。走在街上,大部分餐馆把WiFi密码挂在了橱窗醒目处,吸引顾客的同时,他们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味道正,速度快,提供WiFi密码”,171医院附近一家面店门口,记者还未踏进店中,服务员就热情介绍起来。WiFi,已成为几乎所有餐饮店的必备条件。最初流行于咖啡馆和西餐厅的免费WiFi,近两年也飞进了几乎每一家中餐馆和快餐店。“好多顾客还没开始点菜,就询问是否可以上无线网络。”店员说。

满足年轻人需求,一方面赚来了更多人气,另一方面,店家也有隐隐的担心。“有些顾客,从进门到点菜花了20分钟,一直在用WiFi上网玩游戏。吃完了,又手机聊天,我们不好意思催,中午下班普遍比平时晚。”大中路附近一家酸菜鱼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中午或晚上好多客人排着队等着呢,看着一桌小青年慢斯慢悠玩手机,真让人着急,影响翻台。”

不过,多数店家对WiFi表示欢迎,也对“蹭网族”较为宽容。市区一家湘菜馆店长介绍,他们的打折信息、互动活动都会在微信上公布,首次到店顾客扫二维码加微信还能立享优惠,这些都要借助WiFi实现。

另外,社交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收益也令他们满意。“顾客用了WiFi,在朋友圈上会晒我们的菜品、店名,号召力很大,而且朋友之间的宣传效果更好。蹭网族毕竟是少数,不能因噎废食。”滨江路上一家风格小资的餐厅店主说。

但是,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吸引他们就餐的,还是菜品的性价比。毕竟大部分人上餐厅还是来吃饭的,附带消遣娱乐当然更好,如果没有,在家或单位一样可以享受无线网络。

电脑变慢了

相对于上述蹭网来说,下面这种所谓行为就恶劣得多。

家住十里的邹女士最近发现家里的网络变得慢了,有时候开个淘宝网页三分钟也不能完全打开,甚至有时候玩着玩着就掉了线。她打电话向宽带网络运营商报修,却被告知网络正常运行无需维修。她以为是网络不稳定,强忍着不便又使用了几天,结果还是一样。

“我怕是电脑中毒了,就找熟悉电脑网络技术的朋友来家里看看,谁知道这一看还真看出问题来了。”据邹

女士说,这位朋友检查电脑后发现并没有自己担心的中毒现象,但是登上路由器查看,却发现自己家路由器上连接了好几台仪器。“去掉一个平板,一个安卓手机,一个我在用的笔记本,还有两三个用安卓的机器。”邹女士推测这个安卓无线设备应该属于所谓的“蹭网族”。

邹女士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设置了WiFi密码,本以为蹭网的邻居能就此罢手,谁知道没过几天自家网络又恢复了原样。“这是一种偷窃,”邹女士认为,自己交纳网费购买的宽带服务不应该就这样被别人占用。但是一直修改密码始终不是办法,邹女士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决定找到蹭网的人,加以劝说警告。可是这个人要怎么找呢?

邹女士走出家门做实验,她在楼道里一步一步上上下下地做起试验来,“这很简单,WiFi信号离开我家一定距离就没有了。有WiFi信号覆盖范围内只有四家人。”邹女士一家一家敲门询问,大多人都表示自己有WiFi或者没有无需上网。最后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个年轻人开了门,听闻邹女士有关蹭网的问话,年轻人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这是四个附近学生合租的居室,虽然依然没有人承认蹭网,但是经过邹女士这一番“调查”,家里的网络状况明显好转了许多。

神器有多神奇

在“豌豆荚”手机应用市场,记者搜索“WiFi”后,找到“WiFi密码查看”、“WiFi万能钥匙”、“WiFi连网神器”等多款应用程序。记者使用后发现,这些“神器”无法破解无线网络,有些应用程序则需要购买金币才能获得所谓的“破解教程”。

而在电子设备市场中,情况则更为严重。不论是网店里,还是在九江电脑中,记者都看到,各种蹭网软件、蹭网卡、蹭网器等长期销售火爆,不少商家声称“先试用再购买,一次投入、终身免费上网”。

事实上,通过这种破解密码形式的这种蹭网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蹭网”了,而已经是一种盗窃行为。与其称之为“蹭网”不如称之为“盗网”。

网络安全专家说,“蹭网者”在接入他人的无线网络后,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局域网ARP攻击,即监控受害用户上网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记录用户的账号密码,继而盗取用户留存在某些支付账户中的钱款;二是攻击方式主要威胁越狱的苹果设备和root的安卓设备,“蹭网者”可以直接入侵此类设备,窃取短信、照片等重要隐私。

密码过于简单,是导致用户无线网络轻易被破解的“元凶”。今年7月,来自金山毒霸安全中心的《2014年上半年无线路由器及WiFi安全研究报告》

显示,高达60%的网民使用默认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后台,如admin、guest、password等,36%的网民使用的是弱密码,另有近25%的网民使用的无线连接密码也是弱密码。

路由器难于操作,导致用户偏好使用简单的“弱密码”。记者了解到,传统路由器的管理后台大约有30多个设置项,很多网民不了解每一项设置的含义。据金山毒霸的上述研究报告显示,七成男性网民不会配置路由器后台,女性网民中更是超过九成不会操作。

盗与被盗都危险

在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2014年第一期中国家用路由器安全报告》,黑客可以通过家用WiFi入侵用户的手机,并窃取用户短信、照片、通讯录等私密信息。

《报告》显示,越狱的苹果手机或root后的安卓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盒),都会开启OpenSSH-Server、ADB远程调试等服务,而这些设备一旦连接不安全的WiFi网络时,就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尤其手机用户,此时的个人信息安全则面临极大的威胁。大多数用户对于这些远程服务长期使用的是安装后的默认密码,黑客利用这些远能够轻松登录用户手机,窃取网民的手机短信、照片等私密信息。黑客破解了WiFi,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网络都敞开大门。

而相对于被盗网的用户,盗网的信息也安全不到哪里去。日前,多款WiFi密码破解软件被曝感染严重木马病毒。这类病毒软件,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机没有安装安全软件,就能向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群发短信,一旦这些短信包含木马下载链接或者诈骗内容,利用熟人传播的“带毒”内容就会再次产生大范围的恶劣影响。

几天前,付先生本想利用WiFi密码破解软件蹭用某饭店网络,结果却被这些破解软件给“坑”了,“手机莫名其妙地被装了各种推广软件,还死机了好几次。”行业安全专家表示,目前多款WiFi密码破解类手机软件感染了木马病毒,不仅能够私自下载软件,消耗手机流量和话费,还能群发短信,甚至锁死手机。

盗网有害,我们首先应明白其危害不使用蹭网软件,同时也留个心眼将密码设置强化。但保护无线网络安全不能仅仅依赖用户一己之力,运营商同样应该有所作为。用户通过网络接收和发送的数据都要经过运营商的端口,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运营商有能力也有责任帮助用户鉴别“钓鱼网站”,及时警告用户可能受到的攻击,保证用户使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