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亿的制造业蓝领人群、入口级综合效益、高频次应用和严重心理依赖等使工厂WiFi从2014年起快速吸引了几十家大大小小运营企业参与其中竞争,成为商业WiFi领域最活跃领域之一。转眼两年,工厂WiFi已经过了初始混乱发展阶段,有退出有壮大,市场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笔者有幸目睹工厂WiFi发展全过程,尝试做个总结和大胆预测,希望能对参与此市场的企业有帮助。
市场到底有多大?
做工厂WiFi的企业一般都会拿1亿人群说事,但据笔者了解,集中住宿人群在1千万左右,大量工人都是分散租房的,第一阶段依靠WiFi网络入口价值抢占的主要是这1千万人群。事实上,到现在为止,除了上海某知名WiFi企业拿下200多万用户外,其他运营企业还没有超过100万的,与笔者估算基本吻合。1千万人群年价值估计在10-20亿。
非集中住宿的蓝领人群是否在工厂WiFi市场覆盖范围之内?笔者认为这是第二阶段要演绎的重点。一般人都会简单判断此类市场WiFi运营企业不存在优势,抢占此类用户主要靠应用,是完全不同的竞争维度,但是笔者相信工厂WiFi运营企业的野心。深入一步不难发现,工厂WiFi运营企业具有天然优势,具备相当规模的应用培育基地,一旦在自家地里培育成功就可以快速规模推广。在当下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中,“点子”重要性相对减弱,点子容易有,执行力才是关键。
什么是工厂WiFi领域核心竞争力?
从工厂WiFi上一阶段竞争演绎看,就是一点:用户体验。
拥有良好用户体验者快速发展,经常掉掉线跟用户开开玩笑的发展很快停滞,疲于应付投诉和网络补洞,不具备建设一张可运营网络能力者无法规模发展。这一点在前期发展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WiFi网络在工厂的普及和频繁应用,用户提出越来越多需求,更多开始集中在应用功能方面,这对工厂WiFi运营方即是挑战但更多地是机会。笔者认为用户体验随着市场发展在调整,前期主要靠网络体验,继续发展不能光靠网络体验,应用体验逐渐将显得更为重要。
免费和收费哪个模式更好?
工厂WiFi一开始就有两种不同盈利模式,一种主要靠前向收费,一种主要靠后向收入。两种模式发展至今,前向模式呈现出显著优势,不仅符合B-B-C发展模式,而且健康可持续。而免费靠后向收入的基本还处于ToVC阶段,还处于讲故事靠VC投资生存阶段,用户体验差、盈利点缺乏是其无法逾越的两个基本问题。
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前向基础上叠加后向运营模式将会更具竞争力。一方面延续高质量网络赢得用户认可,持续现金流提供充足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后向运营可扩展盈利点和用户群。但对后向运营为主的企业,则建议补课,前期靠免费和无财务考核掩盖了众多用户体验问题,如果能提升用户体验,则将和前者殊路同归,但如不能提升用户体验、一直无法盈利,故事不会讲得太长。
后续市场会如何演进?
企业间合作甚至并购预计会越来越多发生,工厂WiFi属于资源性市场,资源合作合并是共赢的。当然,对于以投放广告为出发点的纯后向运营网络,由于无法满足高质量上网要求,价值相对较低。
市场将从抢占资源和网络服务为重点转向业务运营为重点,前向收费和后向业务运营模式将融合发展。某知名前向运营模式为主的工厂WiFi运营企业最近招聘了多名重量级后向运营人员,预计其发展重点已有所调整,期待着其后续表现。
随着前后向融合和蓝领应用价值的显现,市场范围将从集中住宿人群向整个蓝领人群扩展。
经过两年发展,工厂WiFi已经过了讲故事阶段,具备良好用户口碑和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的企业将会进入快速良性发展阶段,净利润上亿的企业会在未来1-2年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