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一份5月底出炉的报告里,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认为,现在探讨AI到底能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点早。
报告的两位作者,都曾经在奥巴马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CEA) 任职——
△Jason Furman,奥巴马竞选时期的经济顾问
一位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Jason Furman,另一位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Robert Seamans。
如火如荼
先来看看,在世界范围内,AI领域是怎样以雨后春笋之势壮大起来的。
比起1996年,2017年AI论文的发表数量已是当年的9倍。

2017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课程的选课人数,是1996年的11倍。许多其他学校的趋势都是类似的。
2013年到2017年间,需要AI技能的工作岗位数量,也已增长了5倍。
另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MGI) 2017年估计,2016年成熟企业在内部AI项目上的投入,在180-270亿美元之间;而在AI相关并购上的投入,约有20-30亿美元。
生产力增长不明显
许多人认为,AI和其他形式的自动化,比如机器人,比如传感器,都可以成为通用技术(GPT) ,随之激发很多后续创新,最终带来生产力的提升。

△现实并不是画条线这么简单
然而,在AI领域光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力并没有像计算能力那样,呈现指数增长。
MIT教授Erik Brynjolfsson和他的同事,在2017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了这一点。
他们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技术进展和商业化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需要更多的投入。
回溯过去,MIT团队指出,电气化和集成电路的发展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不过,这两个栗子后来都成为了通用技术,或许AI也终究会走上同样的路,只不过不是现在。
星星之火
报告中,两位前CEA官员这样写道:
过去十年,就业增长超出了期望值,而GDP增长并没有达到期望值。
如果AI真的产生了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影响,结果就应该反过来。
然而现在,AI技术在整体经济中占的比重太小,还不能带来那样明显的反转。

不过,把AI和机器人对经济的影响做个对比,再把机器人和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做个对比,机智的人类就发现了玄机。
Graetz和Michaels 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机器人为1993-2007年之间的GDP年均增长,贡献了0.4%。
报告引用了这篇论文的对比,“这和当年的蒸汽机,为英国经济带来的增长差不多。”
失业率会上升么?
目前看来,很难找到实例来说明,AI到底消灭了或者即将消灭怎样的工作岗位。

曾经,多项通用技术的发展,也没有对失业率造成明显的影响。
至少,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就一直维持在4-5%。
不过,CEA依然在持续关注,AI时代就业情况的变化。
CEA发布的报告显示,那些收入偏低、所需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作岗位,未来被AI取代的风险可能更大。
当低收入工作大规模消失,而AI软件开发这样的高薪职位迅速增加的时候,不平等便有可能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