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意见:人工智能有IQ和EQ 不会给人类带来危机

责任编辑:zsheng

作者:袁航

2018-06-08 22:25:22

摘自:当代先锋网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不可以让人工智能来适应我们人类呢?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如果它能够在感知方面了解人类,然后在认知、情感方面能够接近人类,那么,人和人工智能的交流就会变得更有效。人工智能在人的生活中、社会中能够起一个有益的作用。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不可以让人工智能来适应我们人类呢?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如果它能够在感知方面了解人类,然后在认知、情感方面能够接近人类,那么,人和人工智能的交流就会变得更有效。人工智能在人的生活中、社会中能够起一个有益的作用。

人工智能(AI)是2018数博会的热点话题,不管是在展会上还是各论坛上,人们都对AI愿景表现出十足的兴趣。本就数博会专门设立的“‘人工智能’高端对话:AI生态 加速未来”论坛,更是座无虚席,台上演讲的嘉宾,都是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这些如明星企业家用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畅想,向大家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情感的AI未来。对AI及其未来的讨论,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和现场听众“一起经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汤姆.奥斯丁:人工智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危机

“大数据的发展要将每一个人囊括其中,让每个人都获益。”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汤姆.奥斯丁在2018数博会期间表示,现在整个世界在成果分享上,做得还不够,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

汤姆.奥斯丁说,高德纳咨询公司的很多工作并不是要使人工智能成功,而是让更多的人通过人工智能取得成功。

据了解,高德纳咨询公司在1998年曾放弃过对人工智能得研究,2012年底又重新恢复。当时汤姆.奥斯丁的主要工作就是鞭策高德纳内部所有分析人员都去分析人工智能,因为它在未来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希望在医疗、金融、物流、供应链等领域有更多这样的应用,帮助更多的人分享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汤姆.奥斯丁说。

有人说,AI将会给我们带来下一场危机,将会代替整个人类,把人类从地球上灭掉。

“只有人类会把人类自己灭掉。”汤姆.奥斯丁认为,AI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人工智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危机,因为所有的智能都是基于人脑的思考,当你把这个东西想通以后,人工智能并不觉得害怕,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在人的脑子里。

“我并不想把人工智能叫做智能,因为我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处理数据和处理方式而已。”它的智慧来源于人们所写的代码、植入的数据,它起到的作用只会帮助人类处理许多大量繁复的工作,解放人类的双手。

“高德纳咨询公司一直非常关注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减少人类的投入,让人更加智慧。” 汤姆.奥斯丁表示,“我们看到有一些增强的AI技术,其实不仅仅是和智能手机相关的,有一些技术会监视你的行为,可能给你提出一些建议,最后让你变得更加睿智,为你带来更多的价值。”

汤姆.奥斯丁认为,面对这样的机会,应该让那些没有相应技能的人能够获得这些技能。

人工智能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还显得太科技化、魔幻化,汤姆.奥斯丁坦言,理解人工智能要掌握两个词汇,即看得见和聊天。看得见意思是说可以拿大量的数据去训练一台机器,训练它能够识别照片中的特征,突然它就可以发现,是不是车辆的前面站了一个人,然后进行下一步预判,这在一些医学、农业等领域都有佐证。比如在一个农场里,人们可以通过训练机器来管理和观察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

而聊天就是自然语言的处理,用户在一定特定背景之下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这个相关问题也是机器经过的学习的相关问题,机器可以听懂和回答。

王永东:人工智能是有IQ和EQ的

AI是否能够有情感?它是不是能够跟人类产生情感交互?这是目前大家对人工智能比较关注的焦点。

“在人工智能中间,IQ和EQ两者怎么能够相辅相成?”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永东表示,人工智能是有IQ和EQ的。为什么要做EQ?原因在于情感投入会让人觉得人工智能更有温度,不会想到它对人类的威胁,而是对人类的帮助。

王永东认为,通过人工智能在IQ方面包括技能、科学、技术等的学习发展和EQ情感方面的发展,让人工智能和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帮助,让人类的生活能够变得更美好。

“在过去的技术发展中,一直都是人去适应技术,根据技术发展,再决定怎么跟技术进行交流。比如,我们可能以前是打孔用计算机,后来我们用命令行,再后来可能用鼠标、键盘。有了手机之后,APP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王永东说,“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不可以让人工智能来适应我们人类呢?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如果它能够在感知方面了解人类,然后在认知、情感方面能够接近人类,那么,人和人工智能的交流就会变得更有效。人工智能在人的生活中、社会中能够起一个有益的作用。”

以微软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例,微软小冰在2017年出版了一本诗集,是历史上第一本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集。今年,微软和中国青年文学合作推出与小冰共同创作写诗的活动。同时,由小冰主持的日播或者周播电视、广播节目已经超过20个。最近,小冰朗读的儿童故事被捐给了一个盲人公益组织,再次证明了AI能给我们社会带来美好。

目前,产于中国的微软小冰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被人们在超过20个平台上使用。在它超过1亿的用户中,过去两三年间已完成来回对话超过300亿轮,并从中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有效提高了情感表达。

王永东表示,一些很传统的行业,比如像旅游、制造这样的行业,其实人工智能结合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是要人工智能的普遍的发展。“微软在过去三十年里,对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做了很多工作,希望通过开放的方式能够让大家都能用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

韩拓:人工智能的数据使用要合规合法

SAS高级副总裁、风险管理和定量研究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韩拓表示,除了关注技术和数据,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些数据和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什么结果。

SAS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韩拓表示,“把非传统数据与传统数据怎么结合起来做风险评估处理,一直都是SAS在研究的方向。”

韩拓说,除了信息的覆盖,也要深刻认识到数据的质量和合规性,看是否满足分析的需求。把数据的覆盖面、数据质量和数据合规性把数据的应用和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才能会产生相应的价值。

韩拓认为,不管是用大量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量化处理,还是用机器学习,都是使用场景,不论是发散的要求还是模型的要求,产生的结果除了做开发,还要不断优化,而在开发、优化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就是平台的自动化,不能靠手动来完成。

“大数据就是做风险评估工作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然后用算法来进行规制,这个工具往往要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韩拓说,人工智能其实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应用。

“怎样把那些非数字化、非传统的信息智能化、数字化,这就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来处理。”韩拓说,比如做一些投入评估、预测的时候,常用的手段,就是不仅要看到当下的情况,还要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是一种预测、分析手段,就是把非数字化的东西进行结果化整合,然后进行预测。

比如“在反欺诈上用到的AI技术一直是比较透彻的,但银行在这方面比较保守,所以应当注意这项技术的使用是要透明的、可解释的,AI技术该怎么用?一定是要合规合法”。

贾宏钟:让AI拥有视觉、语言和大脑

“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产业,如果要推动这个新兴产业前进,那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第一步,一定要有很好的研究聚合平台。”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Facebook基础架构副总裁贾宏钟认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发展,平台建设尤为重要。

贾宏钟表示,Facebook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两年前便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研发的平台PYTRCH,推出来后,在全球得到很多用户大力支持和鼓励。很多用户通过PYTRCH做很多应用程序开发和工具拓展。

“人工智能如果只在研发方面,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做研究相当于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我们在规模生产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贾宏钟说,Facebook有一个规模人工智能生产平台Caffe2,其特点就是稳定、高效和节能。因为这些特性,Caffe2每天有大概200兆亿的实时预测分析数据产生。另外,因为Caffe2非常高效节能,在手机上也能得到很好应用,“估计全球大概10亿到20亿部手机中有Caffe2的运行”。

目前,Facebook做了研究的平台和规模生产平台,并积极探索怎么样与其他平台分享、交换。2017年底,Facebook、微软、亚马逊三家公司推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交换标准,通过这个交换标准,所有成果和其他平台之间可以相互交换,得到了业内其他重量级的企业大力支持和推广。

通过各类平台建设,Facebook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视觉训练方面,Facebook做了很多人工智能视觉神经网络模型,以前人工智能只能认识人,后来可以看到人和动物、大的物件,最新的视觉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大型物件、小型物件等很多东西进行认识。

“人工智能视觉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图片,把图片中的物件认识出来,然后进行分类。”贾宏钟说,Facebook通过把35亿个公众图片送到神经网络中训练,训练后的结果,它对分准标准会更加精确、细致,也更加有效。比如,在训练之前它只能看出食物、路标,甚至有些路标认不出来。训练之后,对于是什么样的食物,路标识别也能判断精确度提高了很多。

贾宏钟称,人工智能有了视觉就像人有了眼睛,有了语言就像人有了嘴巴和耳朵,下面就是怎样推理,像人拥有大脑一样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链接

5月26日,2018数博会开幕式当天,贵阳国家高新区对外发布《贵阳国家高 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十条》)。据悉,除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外,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人工智能十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层面,依次是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本保障;对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保障;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支持。

《人工智能十条》是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首个优惠政策,不仅延续了行之有效的现行大数据相关政策,还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如:由贵阳高新区平台公司发起,以市场化募集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形式,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在金阳园区规划占地约10亩的商业用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整体以大数据创客公园为轴心,规划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区、机器人产业区、智能计算园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区等六大功能区,用于鼓励技术先进性、行业领先性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这是在全市各区市县范围内首次提出专门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建立产业园的支持措施。

2017年在国家工信部的关心支持下,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签署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端到端全面技术,打造软硬件开放创新平台,加速产业应用创新,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创立人工智能创新加速器等,在产业生态建立与完善、技术平台搭建和运营、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产业对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资源特色,加速中国人工智能的生态发展和应用创新,这些都加速了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智聚贵州”。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