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未成气候
在国华“三天四个亿”的奇迹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着力打通电商渠道。目前与淘宝合作的保险公司已有22家,其中既有平安、太保、人保等巨头公司,也有国华、昆仑等中小型保险公司。
热闹归热闹,合作效果如何?一家保险公司在牵手淘宝后曾经获得令同行艳羡的好成绩,但该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销量很好,保险产品销量不行,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该高管透露,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淘宝开卖第一天,号召员工购买,成绩不错,但是第二天、第三天销售量很快下降了。
在没有找到好的销售模式情况下,淘宝“聚划算”等营销活动对销量影响至关重要。“一般来讲,赶上淘宝做活动时销量大,不做活动时销量小。”上述高管透露,“有几家保险公司,在淘宝上做了几次活动后就销声匿迹了,公司的淘宝网店也不再销售保险产品。”
对此现象,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高管认为,原因在于淘宝的销售模式:由于淘宝的频道众多,每天展示出来的商品有限,后续的持续曝光要靠广告费来打造,因此许多保险公司在活动后就没太多动静。
而大部分坚持开拓电商渠道的保险公司,则怀有积累大数据的梦想。借助电商平台挖掘客户大数据,掌握网民的消费习惯、挖掘出网民的保险需求,或将开拓出保险行业的新蓝海。
宋玄璧透露,活动结束后淘宝将给公司一份数据报告,包括访问量、客户信息等。“安联分析数据手段很丰富,这是优势所在,但是目前缺少足够的数据量,离大数据还差十万八千里。”
一位长期从事电商的保险业内人士坦承,公司也在做大数据分析,但并没有投放太多精力,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多的标本量。“在电商行业,百万的客户量才能达到参考价值。目前探索电商的各家保险公司,最多有几万电商客户,积累的数据太少了,不足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