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有一天和钛女神赵何娟聊天,问她这次去不去看热闹,钛女神表示身体有恙无法前往。她的膝盖摔破且因为要赶去达沃斯而未及时治疗,这两天被迫要静养。我讨来了一个“钛媒体前方特约记者”的差使,写点观礼记。既然钛女神这么拼,我也得蛮拼一下不是?]
也许是时差的关系,浑浑噩噩的过了也不知道算是一天还是两天。有三段对话,我印象很深,聊以录之:
对话一 与中学学霸
我初中有位女同学,绝对是整个年级的学霸,数一数二的高材生。高中与她同校不同班,间或还见上几面,依然是学霸一枚。中学毕业后,她去了复旦读物理,我则跑去安徽读我的外贸,印象中再也没见过。大学毕业后,听说她跑来了美国。一直到有了微信,初中同学有人组了群,才算重新联系上。
学霸同学在美国一路读到了博士,不过没读完,就跑出来工作——美国的博士实在是炼狱一般的过程——从事投行业。现在在摩根斯坦利就职,巧得很,就在我住的W酒店对马路。一联系,五分钟后就出现在了酒店一层,一起去食饭。
对话除了叙旧唠家常,自然会聊到阿里上市这件事。学霸同学做的是期权交易不是股权交易,我听她解释了一阵子,依然不是很懂,金融衍生品总是让人不明觉厉的样子。不过有一点我听明白了,那就是她所在的整个部门,还顾不上对阿里太过关注,因为还没上市,就还没有期权交易的市场。不过学霸女同学后来提供了两枚信息:
19日会是一个“super busy day”,因为一般他们要交易的期权在每个月第三个周五,这本来就是很忙的日子。加之阿里正好这天上市,两个日子碰在一起,自然要super busy。第二枚信息是,她向她的程序员同事解释阿里模式时,颇费了唇舌,最后还是一句“中国的amazon+paypal+much more”,程序员同事才明白了。
我心里想的是,至少有两个完全不是阿里啊,哈哈。与amazon更像的是京东,而不是阿里巴巴。上市的阿里木有支付宝业务,也谈不上paypal。至于much more,哦,那倒是不少。
学霸女同学的对话告诉我,至少他们这个搞期权交易的部门,到目前为止,其实对阿里关注很少。美国投行业一个人要顶三个人用,专业划分又细,想来还顾不上吧。
对话二 与门户主编
某国内门户主编,多日前就跑来了美国,主要在硅谷混了一阵子。这两日正好来了纽约,于是约饭。
饭前也聊了一阵子阿里。主编大人曾经摸进了纽约交易所,与某交易员探讨过这个问题,她向我转述了这枚交易员对阿里上市的看法。
交易员认为,阿里具有一定的风险,包括中国政府牌照管制,巴拉巴拉,这个是所有中概股在美国投资者心目中的印象。但交易员同时也认为,业绩实在太过漂亮,根据每股利润、市盈率和年增长率等指标一起放在那里计算,阿里的股价应该到130美元——好彪悍的价格。
看来交易员对阿里还是动了心。证券市场,是最能反映人的两个基本本性的:贪婪,以及恐惧。在这个当口,出手买不买,完全取决于你究竟是贪婪压过了恐惧,还是恐惧压过了贪婪?
美国的主流三观,我一向认为是贪婪(不然也不用搞自由竞争至上的资本主义了),阿里上市的火爆,其实是有这两个字做基石的,虽然所有人都明白,阿里的风险在哪里。
网上已经开始传,阿里的发行价飙到了78美元。也不知是真是假。
对话三 与美国“扫地僧”
这是这三段对话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对话者完全是一个陌生人,但聊得的确很开心。
我叫来了酒店的house keeping来打扫房间,服务生一推门进来,我本打算出去逛逛,没想到对方说:你能说国语吧?
我抬头一看,呵呵,标准的中国人,女性,年纪大概有了五六十的样子。他乡遇老乡的节奏啊,聊聊呗
大妈又问:你们是阿里Group的吧?我说是啊。然后她又问,你们这个Group大概都是阿里的股东吧?我说不是啊,只是阿里请来看热闹的媒体人。现在阿里的股东,大概除了机构投资者,就是阿里员工和他们的亲友了。一般人不太会是啊。大妈接下来的话让我震惊了,她准确地说出了软银和雅虎在阿里上的持股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唉,连扫地僧都出国移民了啊!
大妈对阿里这个公司做了至少十分钟的分析,我觉得她完全可以把这篇分析写下来投稿给钛媒体,然后进军自媒体业了。比如说,她认为阿里纯粹就是一个交易平台,并不像谷歌、雅虎那样有一个email账号系统让用户产生真正意义上对平台的粘性(这话搁国内圈子里说,就是ID太弱,再引申就可以说到阿里社交业务了,哈哈哈哈)。再比如说,她认为,阿里所从事的电子商务在美国发展极其迅猛,是资本市场中三个跑赢大势的版块(这话我记得门户主编在转述交易员的分析时,都提过),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会更好。讲述中,她又大谈了一番当年的VIE事件,听着似乎是纽约时报的忠实读者,哈哈哈
这是一位九十年代就跑出来的大妈,出国前做过某央媒旗下月刊的记者,还开过主营俄罗斯边贸的公司。跑出来捞世界后,她也很坦白地说了一句,有点后悔。中国这些年的财富增长,实在太快了。但她又说,在美国生活,心态会很安定,不会有那么多不确定性。她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一阵子现在又回去读研究生,虽然她在酒店做打扫房间的活儿,老公在给人教中文,并不是什么收入丰厚的阶层,但似乎她给我一种很开心很知足的感觉。
阿里上市这件事,在她所处的华人圈,是热议的事。她知道阿里募集资金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隐隐之中,颇有些自豪。
我后来收集到两份报纸,阿里都是头版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