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盛宴:大数据背景下的征信究竟该怎么做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袁园

2015-09-28 20:01:03

摘自:速途网

为了更准确地给借贷人评级,也为了了解借贷人的信用历史,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征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数据的采集再到数据产生的过程是很煎熬的过程,如果你能够为你客户提供结果的时候,你就看到了希望了,这样的企业就能够脱颖而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征信也逐渐受到重视,众多非银行类机构亟需了解借贷人的信用历史,然而他们却无法顺利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这给很多非银行类机构带来了难题。

为了更准确地给借贷人评级,也为了了解借贷人的信用历史,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征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的工作、消费主阵地,人们得各种购物偏好和浏览记录通过大数据被记录下来,这个数据是基于互联网的个人记录得来的,因此比银行的数据更立体更全面,这也成为很多企业考量个人信用的一个标准。

然而,这个数据究竟要如何运用?什么样的数据才该作为征信考核的标准?征信行业的前景真的一片光明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融暴风眼沙龙,来感受一下嘉宾给我们带来的视觉盛宴吧!

吴文雄PK隋姜:征信与数据的关系

吴文雄:在当下的风口上,在互联网金融这波风口转移到下一波的时候,数据充当了很重要的作用,是金融背后的支撑,数据公司在未来会拿到很高的估值,这个比P2P更有一波浪潮。

在2014年进入野蛮生长到今年出了政策之后,P2P面临大面积转型和大面积淘汰的市场,下一步我们如何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数据成为最核心的。所以提供数据的公司就要明确给自己定位:做公共资产还是服务。

如果是做公共资产,那么数据资产就是可以买卖的,是单纯的数据公司;如果是做服务,那是征信公司。数据公司和征信公司还是两回事。

隋姜:目前,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是标准的征信,现在所谓的个人征信就是央行征信报告,央行征信报告是很标准的征信产品,大家都应该会用到这个产品,因为这个产品是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就造成了这家银行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吃亏了,我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竞争对手也使用我们征信产品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对它的一些产品进行了帮助,如果我们没有可能就会吃亏,有些消息是不知道的。

隋姜PK陈宇光:征信的困难和前景

陈宇光:征信最大的字是“征”,就是信息的征集,这是征信公司最大的工作。我们国家现在在信息的问题上面临最大的困境就在于最开始我们没有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数据,但是我们的这些数据是隔离的,是在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上。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互联网金融面前的还有征信公司面前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信息孤岛给连接起来,这是未来我们征信公司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做征信是不挣钱的,企业征信也一样。你想把信息征集过来就得花钱,你不花钱政府不可能把数据给到你,所以征信是不挣钱的。但是征信是有价值的,征信的价值在于你如何去使用这些你获取到的数据。

隋姜:征信是红海市场,根本不是蓝海市场,首先那么多人在做征信,但是已经是红海市场,不是蓝海市场。第二,所有人认为征信是很赚钱的,大数据是很赚钱的,其实个人征信想要赚钱很难。

征信是一个苦逼的事,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目前完整的数据体系就是央行的征信报告,是最完整的,但是也仅限于银行,而且只仅限于银行体系内部在使用,这个时候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没有办法做到所有人的数据都能够进来,而且其他的数据进来。征信是一个小收益、大影响的市场,并不是像大家想的是一个大收益市场,目前没有看到征信市场能够带来多大量的收益,还没有看到那么大的收益,我们认为是一个小收益、大影响的市场,影响大是因为它可以对一些人进行评价了,可以把一些人的隐私信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一些机构开放了,这是大影响。

严研PK吴文雄:数据的安全与采集

严研:信息就是会外流,而且很严重,这个问题本身,先说的是一个风控技术,这国内外是有些差别的,很多企业是从国外引进的风控技术,但是它跟信息外流是两件事,他们是不会触碰客户数据的。客户数据外流通常是通过灰色数据产业链和飞单等方式外流的。

想要真正保证数据安全,需要从贷前、贷中、贷后去控制。技术是一方面,现实问题也需要考虑。提高一定的效率,而不是要改变,这个东西真正要研究的话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经验模型,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是绝对用数据或者科技一劳永逸可以改变的行业,它是渐进的行业,希望大家真正做业务的时候关注一些现实能用的,拿起来就能够用,能够省钱的技术。

吴文雄:要看数据服务公司要服务谁挺重要的,最终要把这个数据变成什么形态给到你的客户,这是数据源头选择的问题,这种会极大促进数据的采集成本。

第二,要从源头那边采集数据成本是很高的,但是这个数据成为资产的时候价格很贵。即便通过合作方式获取数据,要保证数据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所以选择数据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数据源一定要想清楚你的用户是谁,然后深耕某一个垂直领域。

从数据的采集再到数据产生的过程是很煎熬的过程,如果你能够为你客户提供结果的时候,你就看到了希望了,这样的企业就能够脱颖而出。

数据之于征信,就像是鱼与水的关系,概念看似不同却又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征信体系对大数据的利用还处于初级,未来征信体系要如何建立,安全性怎么保证,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便利,这些都还是未知。自然,这些离不开我们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与探索。也希望,我们社会可以建立一套更安全、更准确标准的征信体系和标准,来应对互联网化的经济需求。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