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区块链币种分叉是必然的趋势

责任编辑:zsheng

2018-07-17 13:33:34

摘自:18183

这两天有小伙伴问我,文章中为什么只提到拿好btc和bch,其他币不建议吗?这里彼得需要说明一下,长持btc、bch这只是彼得个人比较武断的做法,币圈中肯定有许多值得长持的币种。

但对于彼得来说,在这种行情下,彼得能够深刻理解、最放心的也就是btc和bch了,对于其他币种实在吃不透,很有必要收缩投资的范围。那么,对于btc,相信大家都有长持的理由,而长持bch的理由何在?

今天彼得想谈谈btc分叉、分叉的必然性及分叉对行业的影响等。彼得无意于讲述btc和bch的恩怨情仇的小说史,彼得也不擅长。彼得仅想从btc分叉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知识经验,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今后的投资、甄选币种有一些帮助。

Btc社区分裂

大家都知道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虽然发展近10年了,但一直存在着扩展性差、交易处理能力弱的问题:

1.当前比特币区块大小为1M,每秒仅能处理7笔交易,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

2.比特币区块链的扩展性较差,难以部署较为复杂的创新应用;

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块链的发展和繁荣(目前N多公链的研究都是朝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去的)。那么解决的方法,能人志士也提出很多,对于比特币来说主要就是扩容和闪电网络两种方法。而解决方案的分歧,导致了BTC最终的分叉,社区也从而分裂为非扩容派和扩容派。其中非扩容派是以Core技术团队为核心(属于中本聪钦点团队),扩容派是以大矿工如比特大陆为核心。

解决的方案

1、扩容派的理想方案

比特币最早的区块容量实际上是32M,由于当时比特币还是相当便宜,有人制造大量的垃圾交易堵塞网络,于是中本聪就临时把区块容量限制在1M的大小,同时,也做了日后扩容的安排:等交易量上去了以后,再逐步提高区块上限。

那么扩容派主张按照按中本聪原本的意思来扩容,希望直接放开对区块的限制,先后提出了8M、4M、2M等不同的扩容方案。

2、非扩容派的理想方案

但对于扩容派提出的解决方案,比特币Core团队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无论升级到2M还是8M,随着比特币交易的积累,总有一天还是不够用,意味着还要扩容。而区块越大,对计算能力要求越高,意味着越来越少的节点有能力运行全节点区块链,届时容易造成算力的中心化和垄断化,即区块链只能交由几个大的矿池进行维护。

Core团队的理想方案

比特币Core团队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点:

1)、部署隔离见证SegWit,即通过交易信息和验证信息的分离,当部分数据被移除后,就为更多的交易腾出了空间,这样一来整个比特币网络的交易吞吐量也随之提高,也就达到区块扩容的效果;

2)、采用闪电网络,将小额交易搬离区块链,区块链只承担最终的清算功能,大大降低区块链的负荷。

然而,扩容派却又表示反对。因为无论是隔离见证也好,还是闪电网络也罢,都将损害矿工的利益。因为矿工的的收益除了比特币的发行收益外,还有就是记账的交易手续费。若大量的交易在链外交易,意味着矿工将无手续费收入,这必将影响矿工们挖矿的动力,从而降低比特币的算力并危及比特币的发展基石。

彼得的思考

讲真,彼得认为双方考虑的都有道理。但彼得更偏向于扩容派,原因有几点:

1、Core团队担心算力集中的问题,在彼得看来,算力集中也是必然的趋势。随着比特币数量的减少、挖矿难度的调高,算力的增长,原来可以普通电脑就可以挖矿,演变成专业矿机、然后是矿池,现在是大矿场。大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是很难避免的,现在的结果是,比特大陆等大矿主已经把持了绝大多数算力,你扩不扩容都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所以说扩容方案和算力集中没有必然联系,导致btc分叉的责任Core技术团队多一些。

2、闪电网络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它属于比特币的二层网络,很多小额的支付,可以通过闪电网络做交易处理,真正部署起来的话,每秒的交易量那可以达到百万以上的TPS,而且手续费可以接近于0,这对于比特币来说,确实是极重大的突破,其交易速度几乎是秒到,完全可以和支付宝想媲美。

但是闪电网络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1)、目前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技术并不完全成熟。比特币运行近10年为什么从未出现过大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高算力的保护,另一方面在于比特币系统相对的简单。若系统过于复杂,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BUG、漏洞,其稳定性一定会下降,大家也都看到了,eth、eos的成长历程都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连续多次的硬分叉、节点被攻击、系统崩溃等等)。比特币作为一个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市值百亿美元的金融系统,是否能够付出这样的代价用一项不成熟的技术来做实验呢?

2)、更要命的是,虽然闪电网络服务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参与闪电网络的节点(类似于运营商)在运行过程中将逐步会积累大量的资金效率优势和运营优势,届时也将会出现挖矿一样的情况,即闪电网络最终将会形成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几大巨头节点的垄断。也就是说闪电网络仍然无法避免Corn团队所担心的中心化问题。

所以,彼得认为闪电网络虽然是很了不起的发明,但只能作为主链的辅助,取代比特币区块主链是不可取的。

资本投入的问题

彼得(公众号:sf-btc)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Core团队若把比特币玩坏了,会有什么后果么?他们会承担怎样的损失?法律风险?资本损失?还是其他?似乎是都不是!最起码他们是没有投入什么真金白银的!理论上讲,你在某个事物上付出的越多你就越在乎它的成长和安全,而对于比特币来说,真正投入了真金白银的人只有投资者和矿工。那么站在矿工的角度看,他们只会希望比特币发展,希望比特币用户增加,希望币价上涨;他们才会真正在乎比特币的安危,才会真正对比特币的安全负责。

如这样理解的话,彼得觉得凭实力讲话,扩容派似乎在比特币的发展上应该更有话语权。

为什么说分叉是必然的呢?

在彼得看来,分歧、分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太普遍了,我们先来看看人类宗教方面,穆斯林分有什叶派、逊尼派;佛教有禅宗、密宗、净土宗(有意思的是其他佛教和尚戒荤戒色,而佛教传到日本后改良为能吃荤能娶媳妇);基督教分为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等等。你再比如说政党,同样一个源头一个主义可以分为A派、B派、C派。

那么回到币圈,前有btc之于bch、eth之于etc,后有eos,之后一定还会有。在彼得看来,分叉真正的原因是无非还是人们的利益问题。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代码开源的、人人都可以去解释、去改进的,极度开放的这样一个体系中若不分叉才真是见了鬼了。说的好听点,“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说的难听点,每个分叉之后都有一个利益即得方,都是建立在人们自私自利的需求之上。

那么,btc分叉问题,对于扩容派来说,涉及到大矿主的利益;对于非扩容派来说,之所以主张用闪电网络,也有利益的因素在里面,因为Core技术团队的很多成员,是受雇于一家叫Blocksteam的商业公司,而闪电网络就是由这家商业公司研发的。

分叉对区块链行业、对我等韭菜有何影响

总体上来说,分叉有利于物种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不同哲学思想和技术思路的几派充分竞争,有利于区块链行业的成长和发展,“物竞天择,选出最强者”,应该说利大于弊。

但对于我等韭菜来说,则大大加大了甄别选择币种的难度和成本!唯一应对的方法只能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再加上足够的敬畏之心!

最后再说说,彼得为什么要长持bch,原因有三点:

1、彼得觉得,应该说在比特币分叉的问题上,Core技术团队负有更大的责任,正是他们长期的不做为,才有了比特币的分裂。而这个分叉的bch更符合中本聪的发展本意,从运行的数据看,无论交易速度、交易成本还是用户接受程度(尤其是商户)都要优于btc。

从未来市场前景看,若Core技术团队仍然固执、保守,还不做出调整和优化的话,bch取代bch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要知道,bch吃亏就是吃在bch在三个字母之上,由于btc的网络效应非常大,导致国外大多数人认为btc才是比特币。

2、从bch自诞生的市场表现来看,相信许多人对它都是很认可的,市场也证明了它的价值。目前市值排名第四,单币价格最高达到1.2万RMB。这比之后分叉出来的大量垃圾币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3、bch背后是大矿主在背书,仅此一点足以让我们来长持它,我想原因无需解释了吧。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