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的窘境让人想起了2003年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的崩溃,当时WebVan(还有Lozmo和pets.com)被认为是最愚蠢的想法之一,亚马逊甚至被嘲笑为价格过高的“书店”,不少人还觉得应该把钱继续留在Barnes&Noble这样的实体书店。
然而15年时间转瞬即逝,当你再看看如今的互联网,行业规模已经扩大了20倍——Facebook拥有30亿用户,亚马逊市值近万亿美元。WebVan的互联网想法已经倍亚马逊继承衣钵,短短几年时间Amazon Fresh业务销售量就达到20亿,而且还把Whole Foods给收购了。
当然,你会问为什么亚马逊Amazon Fresh成功,但WebVan却失败了,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答案其实并不难,双方的差异在于基础设施。WebVan没有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及无处不在的带宽,而亚马逊却拥有这一切。虽然WebVan的创业想法很好,但他们生不逢时,1998年对WebVan来说不是一个完美的创业时间点。相反,2018年的亚马逊Amazon Fresh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说了这么多,和加密货币及区块链行业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特币信仰者们认为,由于比特币供应量有限,最终其价格肯定会上涨。但问题是,虽然比特币供应量有限,但可以取代它的加密货币供应量却是“无限”的——21,000,000乘以“无穷大”,结果还等于“无穷大”。
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加密货币的核心理念其实是从人类创造互联网以来最大、也是最好的想法之一。就像其他伟大的想法一样,加密货币的优势尤为明显,它可以立即向任何人发送汇款,安全存储数据等等。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区块链技术发挥作用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和互联网泡沫时期一样——基础设施。
现在,我们需要完成三件事才能实现区块链技术普及这一目标:
1、 一个超快的区块链
2、 一个供用户访问区块链的消费者软件层(钱包+应用程序)
3、一个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
去年,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都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一方面比特币和以太坊速度不够快,确认交易需要耗费几分钟时间,集中式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也不适用于消费者交易。另一方面,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也非常不稳定,甚至可以再一天时间内暴跌,这样的波动性更不要说用作为支付手段了。
那么,这三个问题有可能在今年剩余四个月时间内得到解决呢?当然有可能!EOS正在运行高速可靠的区块链,它比以太坊快100倍,而且体验更好。事实上,加密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消费化”阶段,用户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时间紧迫,这件事与比特币稀缺性无关,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