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蔡亮:高度重视对监管友好的联盟区块链

责任编辑:zsheng

2018-11-21 18:41:07

摘自:链人APP

一线报道,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重构世界·2018区块链新经济杭州峰会11月19日至20日在杭州举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信区块链联盟副理事长蔡亮在会上表示:监管是制约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因此,对监管友好的联盟区块链应该受到企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应该跑步拥抱联盟区块链,利用该技术的监管契机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同时在发展好联盟区块链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公有链。

蔡亮进一步指出,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不能够让党和国家放心的话,这项技术绝对不可能变成一个很好的产业。我们希望积极地把监管的工作做好,也希望所有的区块链产业的从业者积极向监管靠拢。我们尽量的把区块链的优势和创新型发挥出来,把不利的因素压缩到最低,整个产业才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起来。

以下是蔡亮演讲全文,经火星财经整理,未经其本人确认。高度重视对监管友好的联盟区块链

2个月前,国家对币圈进行了第二轮严打,大批涉嫌发布虚拟货币营销的微信、微博自媒体被封。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了新的文件,禁止公共场所负责人把场所出租给宣传和虚拟货币相关的团体。为什么?

最核心的是监管问题。我们对区块链领域目前无论是技术监管、监管技术和标准,甚至是监管的机构都相对比较欠缺,出了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很多人把区块链技术用在行业的破坏商,而没有把焦点放在区块链的创新方面。

应该高度重视对监管友好的区块链,也就是to B 端的区块链。联盟区块链都是有准入制度的,准入就意味这发牌照,在监管角度来看,任何可以发牌照的都是好商量的。

在联盟区块链里监管规则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合约来实现,可以通过机器监管机器。很多监管都是用传统的思路来监管技术的创新,但是区块链可以很好支持用自动化手段支持区块链的业务。

很多业务都是环环相扣的,很好的支持了所谓穿透式监管,无论多么复杂的区块链都是可以还原业务的原始状态。对我们监管机构来讲,有条件实现集中化的监管。

所以我认为,近期我国区块链产业应该积极支持联盟链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创新和落地,在这个宝贵时间窗口期,监管部门要张开双臂拥抱联盟链,把监管技术和监管机构联合起来,形成监管自信,重新形成监管市场。

联盟区块链如此重要,而要做一个好的联盟区块链,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这三个重大的领域是需要做技术突破。在高性能的算法设计,单节点的智能合约优化,以及软硬件协同的高性能协同处理方面需要突破;在联盟成员的动态管理上需要突破,对于失效恢复和鲁棒拜性方面需要突破。

此外,在联盟区块链最为关心的安全隐私方面我们需要做重大的突破。首先我们必须支持国际的包括国内的标准的密码算法,另外我们对业务数据要实现单业务级别的分析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的鲁棒性分析。

必须实现对联盟链的去中心化的自动化管理。我们知道传统的联盟技术是需要通过CA(证书授权中心)发证书来确定你是不是这个联盟的成员。CA中心就是一个超级中心化的机构,用一个中心化的机构管理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是可笑的,所以联盟自动化组织是非常关键的。在目前的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对监管友好的联盟区块链的研发和应用创新落地工作。在这个同时我们的监管部门一定要张开双臂跑步拥抱联盟链,把监管技术标准做起来,把工作做实,真正获得监管能力和监管自信。在为我们下一步逐步放开公有链奠定好的基础。区块链技术要让党和国家放心

今年4月份北大区块链公开性事件,北大有一位研究生,对传统的意见反应渠道不满,他把一封公开信没有写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天涯论坛,因为很容易删帖,这次他发在国际的公有链以太坊之上,从此这份公开信就永远留在区块链上无法删除无法更改。这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突然发现区块链成为一种新的媒体,而这种新的媒体是去中心化,不开篡改不可删除的,更重要的是这份永垂青史的成本折合美元0.17元。这对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管控提出了极为强大的挑战。中央网信办把区块链列为十一个重大优先的监管内容,对从业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区块链的监管目前面临的情况是账户是秘密生成的,生成过程不需要任何的实体对应,每一个用户拥有的账户是无限的,不是每一个单一账户,每一个人有无数的拖拉机账户,IP地址发行可以通过匿名发帖。传统的监管体系三个体系,第一及时发现,第二快速定位,第三消除影响,对于区块链领域我们凸显发现没有一个可以做得到。

为此,我们跟浙江省网信办紧密合作,成立了中国区块链内容监管领域的第一个研究院——浙江省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重点瞄准解决区块链内容监管的核心技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溯源等等技术有可能实时发现,提供嫌疑人列表,积极消除影响。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不能够让党和国家放心的话,这项技术绝对不可能变成一个很好的产业。我们希望积极地把监管的工作做好,也希望所有的区块链产业的从业者积极向监管靠拢。我们尽量的把区块链的优势和创新型发挥出来,把不利的因素压缩到最低,整个产业才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起来。中央网信办10月19日,第一次向全社会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简称23条。这是中国第一个高等级高规格的监管体系,说明了两个重要信号:第一国家已经要来管了,第二网信办来管。

这里面提出了几个核心的思想,第一备案制,第二实名制。这对公有链几乎是灭顶之灾,所以我们现进阶段应该着力于发展to B联盟区块链。希望我们把监管工作做好,形成监管自信,再逐步放开我们的公有链。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