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讯 5月4日(上海)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即使企业采取了自带设备(BYOD)政策时,员工使用移动设备仍未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BYOD政策:员工不关心
员工们并不会把移动安全当回事。45%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会通过不安全的开放网络通过私人设备访问企业敏感数据。这些机场及咖啡厅的未受保护的网络给黑客和恶意软件打开了大门。
研究还发现,15% 的员工承认发生过密码或账户被盗现象。此外,基于这次调查的深度文章指出,这些数据还没有将那些没意识到泄漏的员工考虑在内。此外,大多数员工认为个人设备的保护并非他们的责任;事实上,大概10%的员工并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设备。
这项研究表明,尽管企业正尽全力执行BYOD政策,但员工既不了解他们的行为所能带来的后果也不关心这些后果。无论是哪种方式,中型企业都会发现安全培训并非唯一办法,诸如分发企业硬件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IT干预的时刻到了?
对于企业,BYOD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员工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它会增加企业数据安全隐患。尽管存在着风险,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无论许可或否,多数员工都会在工作时使用个人设备;由于这点,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都开始允许BYOD设备。
思科发起的一份调查显示,受访中大型企业都认同BYOD是个国际化现象。事实上,调查显示,89%的IT部门都允许企业内的BYOD现象。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BYOD正对企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当授予员工这个权限时,IT部门应该详细对员工进行解释。IT部门应该督促员工使用SSL安全证书访问企业网络。同时,IT部门经理还需要部署一个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MDM解决方案旨在提供有效的端点加密和安全的远程访问。
中型企业可以考虑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为获取更多的控制权,IT部门可以选择让企业拨款分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给员工。尽管这会比员工使用自带设备更耗成本,但这也能更好地确保其使用符合公司管理政策。中型企业IT部门经理应该清楚,将资金花在提高生产力上要比从安全问题解决上明智得多。
工作场所私人设备的使用将持续增长,要想获取更大效益,企业需要衡量安全需求和员工的便利性。平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