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窘境如何破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10-23 11:51:50

摘自: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其实不然,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致力于不断优化自身的网络,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笔者不禁感慨:电信运营商,信号坏不得,也好不得。用户一方面希望电信运营商把网络做到尽善尽美,提供一个优质的网络;另一方面又对基站辐射感到恐惧,不愿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有基站。

近年来,关于电信运营商网络质量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是电信运营商不了解“网络质量是电信运营商的生存根本”这一理念吗?其实不然,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致力于不断优化自身的网络,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笔者不禁感慨:电信运营商,信号坏不得,也好不得。

电信运营商信号坏不得。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接到的各类投诉中,关于网络质量的投诉占比高达75.39%,乍一看是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质量糟糕到了一种可怕的程度,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曾搞过“找到一个盲区,给予××奖励”的活动,可见电信运营商对自己的网络一方面充满信心,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客户的反馈,不断完善自身的网络。根据三大电信运营商内部专业人士分析,在网络质量投诉中,有效投诉仅为5%左右,其余投诉多为断话、网速等问题。这说明我国的电信客户更希望享受到一个没有断话、没有盲区、能高速上网的无瑕疵网络,可是这种网络大概只能存在于理想状态中。

电信运营商信号好不得。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高层住宅更是组成了钢铁森林,这些新建建筑往往会改变整个网络的质量,而电信运营商想要完善网络,就需要新建基站。可是,别说是新建基站了,就是原有的基站能否存在都还是未知数。

笔者所在的小区经常能看到有人拿着电话来回摇动,不停地抱怨着没有信号,并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投诉。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电信运营商不能处理吗?答案很匪夷所思,居然是用户“不愿”改变这种情况。随着周围几个基站的陆续拆迁,该小区已经变成真正的信号盲区,因为无法重新建设基站,目前该小区已经成为市内投诉量最大的区域。但小区内的居民在投诉信号差的同时,又都不愿在自家附近建设通信基站。

用户反对安装基站已经成为运营商建设基站过程中碰到的普遍难题。某运营商在某小区内建设基站时,该小区内多名业主提出异议,并聚众阻止施工,最终该基站停止建设。无独有偶,在另一小区建设基站时,不仅白天单元内住户不让施工人员上楼,同时还形成了“值班”制度,住户夜晚睡在楼道内,防止施工人员夜晚施工。更有甚者,曾经有老人找到运营商,要求其写保证书:如果患上癌症,运营商要承担全部责任。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用户对基站辐射畏之如虎。其实基站辐射并没有那么可怕,从实地测试的数据看来,在距离基站30米处,测到的电磁辐射量为零,而在0.5米处,电磁辐射量为0.01uT。这样说可能不好理解,以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作对比,就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了:平时用来煮茶水的小电磁炉,电磁辐射为19.84uT,是基站的近2000倍;家用电脑的电磁辐射为1.13uT,是基站的113倍。而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电场强度远小于12伏/米,功率密度远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比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严格11.25~26.25倍。同时,在通信基站正式应用前,会由环保部门进行测试,符合国家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了一个历时11年,包括中国在内60多个国家参加的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标准限值内的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们最常使用的2G即GSM移动通信,采用的是蜂窝技术,手机和基站通过电磁波双向联系,每个基站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为了保障良好的通话质量,就需要在多个地点建立多个移动基站,加大信号覆盖率。而3G基站实际上是一台低功率的收发信机,3G基站发射的信号就是普通的无线电波,一般只有5~40瓦特,比电视发射塔的数千瓦特要小很多。有市民担心,建在居民区的基站越多,辐射就越大。而瑞典国家辐射保护协会专家耶特·安格尔认为,人们的这种不安完全是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感造成的,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基站的密度越大,基站发射的功率就越小。同时,与基站越近,收集发射功率也越低。也就是说,基站建得越多,人受到通信设备的辐射反而越小。因为基站密集,通信信号会更好,手机就不用努力地释放信号。就好比在一个特定环境里,两个人在一起近距离说话,不用费力气大声喊就能听得很清晰。

用户一方面希望电信运营商把网络做到尽善尽美,提供一个优质的网络;另一方面又对基站辐射感到恐惧,不愿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有基站。对电信运营商而言,一方面不能使信号覆盖存在盲区,甚至是稍有问题就会被大量投诉;另一方面却是用户在百般阻挠,使运营商无法对网络进行二次建设,信号覆盖又如何能好呢?真可谓是:信号坏不得、好不得!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