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CCOD产品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hli

2012-10-11 17:03:04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青牛软件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2年的风风雨雨。经历十多年的探索,其产品形态不断演变,产品功能逐步完善,在行业内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青牛软件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2年的风风雨雨。经历十多年的探索,其产品形态不断演变,产品功能逐步完善,在行业内拥有较大的影响力。青牛软件的产品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是准确迎合市场需求的结果。

最初的产品

青牛软件于2000年组建,成立之初,主营CTI中间件产品,为多家客户提供了良好的软件支持。由于精准的市场把握能力和明确的方向定位,青牛软件于2002年在软件服务产品中间件市场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良好成绩。当时的产品主要面向银行、基金、运营商等企业客户,青牛以其灵活的反应能力,积极的研发配合,在金融及电信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自此,青牛逐步受到基金、银行、以及电信行业内的关注。

 

 把握市场机会

2003年,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移动增值业务前景广阔,青牛软件洞悉行业趋势,适时地在同年发布了融合通讯平台产品。该产品在当时是一项大胆的尝试,融合通讯平台产品成功弥补了当时市场需求的缺口,是青牛在呼叫中心领域的一项创新之举。自此,青牛软件沿着产品开拓的高速公路飞速前进。

成功转型

当时,业内的很多IT企业还没有意识到SaaS产品的重要性,云计算技术仿佛襁褓中的婴儿,云呼叫中心的概念鲜为人知。而青牛在与一些保险企业客户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保险公司对电销业务要求既要能够快速投入使用,又要随着战略部署灵活调整坐席,同时能够对分布各地的坐席进行统一管理。保险企业确实需要这样一整套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来缓解其所面临的时间、资金资源的大量消耗。青牛软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于2005年推出了CCOD产品,将呼叫中心系统架设在云端,提供一整套的呼叫中心软件运营服务,自此在中国开创大中型企业的SaaS服务模式。CCOD以租用的形式,按月向客户收取软件服务使用费,大大降低了金融企业的业务风险。

CCOD产品的推出,迅速填补了呼叫中心SaaS领域的空白。客户使用CCOD之后,资金压力逐步得到缓解,摆脱了繁琐的维护负担,能够将更多经历投入到业务处理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从而加速自身发展进程。

成功转型之后,青牛将所有精力倾注于云计算SaaS模式的系统优化。CCOD从最初呼叫中心系统全功能,到后来的集智能外呼、电销客服管理平台、业务定制、移动终端应用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都凝结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

稳定的运营商资源

2006年,青牛软件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建立长期伙伴式的运营平台,与中国网通进行了全面合作,共同构建全国范围的联络中心SaaS平台。

直到2008年,青牛软件的联络中心SaaS服务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骄人成绩,并一直保持至今。自此之后,青牛将创新精神不断延续,陆续推出了适应中小企业的“招财宝”、适合个人用户的“群呼群聊”、“附件短信”,以及面向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佰库社区”。青牛正依托三网融合服务、互联网内容提供、智能通讯终端等核心业务,高速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附:青牛公司发展历史

2000

公司在北京组建成立。

2001

发布软件服务中间件产品。

2002

软件服务产品中间件市场占有率第一。

2003

发布融合通讯平台产品。

2004

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建立长期伙伴式的运营平台。

2005

获得软银亚洲、华登国际和中科招商注资3,150万美元。

2006

在中国开创大中型企业SaaS服务模式。与中国网通进行全面合作,共同构建全国范围的联络中心SaaS平台。

2007

上海移动、四川移动10086超过2万线,与电信号码百事通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2008

联络中心云服务(SaaS)取得市场领导地位。

2009

平安保险入驻联络中心云平台,青牛企业云服务初见规模。

2010

平安保险坐席量过万,阳光保险、交通银行入住青牛云平台,推出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

2011

推出基于青牛云的保险新渠道整体解决方案,坐席数量超过30000个。

2012

发布移动社交平台baiku.cn,为近百万中小企业提供客户管理云服务。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