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意味着巨量物资的进出,因此物流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7月7日,在企业网D1Net主办的“2018一带一路与信息化发展研讨会”现场,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陈忠涛先生,为大家深度解读《一带一路对物流需求与展望》。
以下为现场速记: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 陈忠涛】
陈忠涛: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上面几位专家讲得都很好、很精彩,他们从各自的领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做了深刻的分析。到了我这儿,作为一个发言人,我是既感到荣幸,也感到压力,我一定要做到尽力争取让大家感到有意义。
“一带一路”当前是社会关注的一个大热点,刚才甄建国先生讲得很好,他说对“一带一路”我们对外不要宣传什么战略,不要让人家认为我们中国是别有用心、另有企图、有阴谋。但是今天这个会是一个座谈会,都是自家人,就是我们自己的人,我们可以说实话。这个“一带一路”除了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是政府力推的一个重点、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个焦点,我结合我们的工作特点也一直是保持关注的。
最近两年围绕“一带一路”,我做了两个课题,一个是2016年做了一个海上丝路贸易指数的课题,这个是国家发改委委托我们做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成果国家发改委非常肯定,后来国家发改委行政中心召开了一个课题成果发布会,5位领导和其它部委的一些领导都参加了新闻发布会。这个课题是我从去年5月份高峰论坛启动的,这个课题是2017年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指数的课题。做这个课题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当前“一带一路”的相关数据比较缺乏,国家缺乏数据体系,希望能够借助指数的方法建立一套面向“一带一路”的数据体系。
我们的思路框架是坚持两条主线、三个成就,两条主线一个主线是对“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做一个评价,第二条主线是通过一些数据来真实的反映“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这个成就主要是三个,第一个是“一带一路”沿线整体国家的发展状况要做出反映,第二个是“一带一路”对中国的机遇、对中国的发展,第三个是中国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做出的贡献。结合研究我们写了一个报告给中央政治局,得到了常委的批示,同样中央办公厅又给国家发改委做了一个批示。
我今天的发言和两个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关联,我就把我掌握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我的分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就是对“一带一路”带来的物流需求做一个简要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数据最有说服力,我们通过数据看到巨大的潜在的物流需求。第三个方面是讲我们国内的物流企业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继续开展国际业务的真实案例。下面言归正传。
“一带一路”是习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划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国内外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展区域合作。这个“一带”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力推动“五通”,大家都知道是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是系统提出的重大战略。
对于这个重大战略,我有自己的一个理解,这个系统性的大格局,我认为既是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同时又是物流发展战略。说到经济战略,“一带一路”就可以让我们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的市场,有更大的国际空间。一个方面是能够通过“一带一路”,可以在国际上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打破国内经济发展资源的约束瓶颈。另外一个方面,通过“一带一路”我们可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为我们国内的过剩产能打开国际上的通道,找到出路,这就是经济战略。
那么政治战略,通过“一带一路”可以让我们国家能够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主导权。如果说是物流发展战略,这个提法是很少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我认为它是一个重要的物流发展战略。大家都知道,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为了让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崛起成为强国。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什么?首先必须要扩大我们的国际空间,要向外突围。你突围不出去,怎么能成为强国呢?这不可能。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美日在我们的东部南海南部的海上通道上,构建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就掐断了我们东向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或者说丝绸之路外交,美日封堵我们西向的陆上通道,搞“一带一路”就会有大国的封锁,影响欧亚非大陆及附近的海洋连通,这是我国物流战略打通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客观上不仅是国家战略,同时也需要物流作为支撑,它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如果离开了物流,哪一通能够真正通起来呢?一定要有物流做支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将国外优质的企业引进来,要让国内优秀的企业走出去,要把中国制造的产品卖出去,要把国外的产品买进来,这种“买全球、卖全球”的大格局,没有物流怎么实现呢?所以,“一带一路”建设客观上需要物流做支撑。
从国际上来看,像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长期在世界上居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较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物流体系,在世界500强里面都能看到他们的物流企业身影,他们的物流企业都是在世界500强当中的。从物流需求来看,“一带一路”从地理位置来看,一头连接的是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的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潜在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这将会带动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跨境电商和物流是一个需求。“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可以推动形成新兴的统一的大市场,其中活跃的海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将会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再一个方面,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会带来一些物流的需求。所以说,我讲的第一个内容是“一带一路”对物流的需求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得很快,成就很引人注目。这里有几个大的数据,让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看到潜在的巨大的物流需求。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们国家已经与世界上88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了103个“一带一路”合作推进协议。去年5月份,大家都知道我们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上形成了279项成果,其中255项成果现在已经转为常态化工作,剩下的24项工作现在已经是正在扎实有序的推进。
还有丝路基金,大家也知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的丝路基金,已经有超过17个项目,成功的投资金额总计超过70亿美元。从这些项目来看,截止到2017年年底,现在已经有7个大型的合作项目竣工,有19个大型项目投产,还有17个大型项目开工。在贸易投资方面来看,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累计已经突破5亿美元,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
“一带一路”发展这么快,对国内物流的发展、走出去和加快国际化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很大的带动。我举一个数据,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比如说从运输这个方面来讲,我国目前境内有73个公路和水路口岸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连通,开通了356条公路运输、客运货运运输通道。从海运方面,已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上实现连通,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国家。航运方面,我国已经同“一带一路”的沿线43个国家开通了空运航班,每个航班有4200多个。铁路运输方面,中欧班列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最方便的通道,也成为“一带一路”的通道,这是从2013年3月份开通的,到2017年年底里程已经达到8000多里,通达40多个国家、40多个城市。
从这些数据来看,“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得很快,我们国内的物流发展也随之带来了机遇,国内物流国际化发展也很快。这个方面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做得比较好。我在这儿再给大家讲几个小的案例,让大家看到国内物流发展发生的变化。
第一个案例,有些企业在海外管理的物流节点加快建设,这个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这个公司大家都知道是央企大企业物流企业的巨头,是在2016年2月份中国两大航运巨头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以重组的方式成立的。
改革重组以后,这个公司焕发了很大的活力,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远洋海运综合运力达到了8635万,排名世界第一位。除了综合运力规模世界第一之外,在运力上中国远洋海运还拥有3个世界第一,即揽货、邮轮、散货运力排名世界多个第一位。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到2017年年底,中国远洋海运在“一带一路”沿线已完成投资总额超过了170亿美元,其中码头项目及配套固定资产投资大约145亿美元。该集团在境外共投资18个码头,“一带一路”沿线码头共投资15个码头,包括希腊、土耳其的码头等。
近年来,中国远洋海运相继开通了远东至欧洲、远东至地中海、远东至黑海、远东至中东、远东至红海等多条班轮航线。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远洋海运在“一带一路”沿线投入了大约180艘船舶,115万国际集装箱运力,占总规模的61.8%。涉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航线已经达到133条,国际市场影响力很大,占公司总财务的43.6%,在加快国际物流网络布局方面加大力度。
这方面我们国内的会计企业是走在前面的,比如说瑞鹏(音译)国际会计业务已经覆盖全球53个国家,国际网络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马云的菜鸟联合外部企业,建立链接中国和东南亚的物流网络,在东南亚有16个物流仓库,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等重要区域。通过运营本地建设物流平台,东南亚地区设立了物流平台。
通过上面讲的内容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在加快推进,我们国内的物流企业国际化发展也很快。我看今天在座的物流企业不多,大多数都是IT企业,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要有信息技术做支撑,物流企业必须同IT企业结成联盟进行发展,才能够真正做大做强。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物流企业的机遇与IT企业的机遇,机遇多多。我希望我们IT界的朋友们抓住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支持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化业务方面,能够业务多多,生活满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