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以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计算方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IT 有关的功能,如计算、存储和软件作为服务来提供给使用者,而使用者无需具有支持这些服务的专业知识和对基础设施的控制。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来看,云计算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交付(IaaS)、平台作为服务交付(Paas)、软件作为服务交付(SaaS),分别为客户提供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操作系统和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和应用服务。
云计算作为新技术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发达国家都针对云计算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保障措施。美国政府采用深度介入的方式,通过强制政府采购和指定技术架构来推进云计算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发展。欧盟的措施主要包括简化项目建设流程,规范技术标准,鼓励集成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政府部门率先采用。日韩采取的的措施主要有:公共部门率先构建跨政府云平台及综合计算机中心、构建民间云服务基础平台、云计算原创技术研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构建安全及标准化体系等。从结果来看,在政府的积极影响下,各国的云计算产业都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
中国云计算产业亟待安全认证标准并加大政府采购。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但是这些供给侧补贴的政策却只带来了基础设施部分的重复建设,安全认证、标准体系的缺乏,使得曾经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已落后于美欧日韩。对中国来讲,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支持标准组织及产业组织开展针对云服务可用性、安全性、数据保护、可迁移性等关键方面的标准研制和评估认证,增强用户信心;二是建立云计算服务采购的标准规范、合同范本、采购管控、评估认证、后期管理等相关的配套制度和管理机制。我们预计未来中国也将沿着欧美的发展路径,由政务云的发展来带动金融、教育、医疗等其他垂直领域的发展。
国内云计算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梳理:软硬件设备提供商:华胜天成、方正科技等;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浪潮信息、中兴通讯等;应用平台供应商:网宿科技、鹏博士等;软件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用友软件、焦点科技、三五互联等;安全产品提供商: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等。全球云计算大会将于本月16-18 日在上海召开,建议短期关注相关公司的主题性交易机会,长期关注政府云服务采购的政策进展。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出进度不达预期,政府采购推广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