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墨” 上线了表格功能。创始人吴洁表达了一些对行业的看法。
海外市场怎样?
国外的 SaaS 工具类产品,市场已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分三类——任务管理、文档文件协同、沟通交流,其中文档文件协同是最大的一类。
像 Google doc、Dropbox、微软 Office365 就是典型的亿级产品线。
Google Apps for business(Google Doc 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活跃用户已超 2.4 亿,500 万企业用户,年收入已达 10 亿美金,而且增长依然很快,云端 Office 在海外已经相当普及。
Office 本身是微软最大的产品线,收入占他所有营收的 1/3,现在微软也开始主推云 Office 产品 Office 365,云端 Office 是 Google 和微软在企业服务上竞争的大战场之一。Google 在 2013年 的政府销售中是 Office 365 的 3 倍,可见云端 Office 市场的白热化。
Facebook 前 CTO Brain Taylor 带领的梦之队创立的 Quip 拿到了 4500 万美金的投资。说明硅谷无论是投资和创业者对于办公基础工具的方向都是非常看重的,因他们知道作为云端 Office 的战略布局的机会和商业价值。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一个垄断级的产品出来?
吴洁表示,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产品所需的技术门槛高,海外只有 Google、Dropbox 或者 Quip 这种一流的产品技术团队才能做。
第二,SaaS 领域也是这一年才刚刚开始受到重视,资本、团队才刚刚开始投入到这个云企业服务的领域来。
SaaS 工具的机会在哪?
人力成本大幅提高,通过 SAAS 服务提高员工效率和满意度,是现在的大趋势。而 Google Doc 还未进入中国,需要翻墙使用,给国内的厂家制造了契机。
吴洁观察下来,石墨的用户团队在重度使用免费版本,并且有付费意愿。所以他觉得产品和付费习惯,在中国已经开始逐渐成熟。
不过 Google Doc 从 2006年 开始,已经做了近 10年,不是一般的厂家可以超越,所以定位就显得比较重要。关于这点,吴洁认为,Office 80%的功能都不常用,定位做能满足 90%场景的轻量云端文档,并且与国内本土 SAAS 环境的连接打通,才是出路,比如微信、钉钉等。与传统 Office 不同的是,云端 Office 本土环境非常重要,开放 API,为国内正在兴起的各行业 SAAS 厂商提供基础的文档服务,也可以形成行业壁垒。
吴洁还表示,由于各行各业对文档的需求几乎是统一的,大家使用文档和文件的方法一致,是高度标准化的基础工具,所以极易形成亿级的垄断产品。虽然中国的用户市场一直没有被教育,但其实市场需求已经存在。加之资本的投入,优秀的创业者和产品团队的投入,都会推动市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