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ionOne发布了第十次敏捷状态年度调查的结果。这份基于全球3800多份答复的结果表明,敏捷方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它们逐步成为软件开发的默认方法,并且开始扩展到软件之外的领域。
以下是调查得出的一部分重要结论:
参与调查的人数众多,其中44%的调查对象来自美国之外,而且来自各种行业; 调查对象大多来自各组织的IT领域,而且覆盖了IT领域的各种角色; 调查对象对敏捷方法的熟悉程度很高,其中30%已经使用敏捷方法3、4年了,而33%已经使用了超过5年; 95%的组织表示在软件开发中使用了敏捷方法; 虽然组织采用率很高,但53%的调查对象表示,组织内使用敏捷方法的团队不到一半; 组织从采用敏捷方法中获得的三个最大的好处是: 87%的调查对象认为提升了管理变更优先级的能力; 85%的调查对象认为提升了团队的生产力; 84%的调查对象认为改善了项目的可见性。为了了解更多有关调查结果的细节信息,InfoQ采访了调查报告的其中一位编者Lee Cunningham。
有种观点认为,调查对象是VersionOne自己选的,他们的答复可能受是VersionOne的客户影响。作为对这一观点的回应,Cunningham表示,只有28%的调查对象是VersionOne的客户,而且他们对调查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希望引起尽可能多的人注意。
Cunningham从过去10年的调查结果和同部分调查对象的交谈中注意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过去几年里,敏捷实施已经扩展到越来越大的组织中,现在已经在各种规模的组织中流行,从创业公司到财富100强企业; 以矫正基本要素、获得更大成功为重点的第二、第三轮敏捷实施似乎正在进行; 这些基本要素包括大量的技术实践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 需要应对组织文化变革——开始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考虑如何实现业务; 需要修改组织KPI和指标以支持新的工作方式; 失败的敏捷转型已经告诉我们,文化变革必须由高层领导,那样才能有效、深入和长久。 DevOps是敏捷方法的自然延伸,人们对于这样的观点更加习以为常,相应地,敏捷方法已经向“上游”扩展到组织内面向客户的领域,因此,整个价值流都会变得敏捷,并富有响应性。 敏捷实践开始从只在软件开发领域向组织的其他领域扩展。敏捷营销、敏捷HR是近来已被发现的两个领域; 扩展方法的采用表明组织希望变得更具适应性和响应性——目标不是采用一个框架,而是创建一个敏捷的企业; 敏捷实施最大的障碍仍然是那些有关人和文化的部分,这些很难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