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市场 各路诸侯吹响进攻号角

责任编辑:企业网

2010-11-12 10:53:18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云计算”可以说是当前国际IT江湖最热门的词汇,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

  “云计算”可以说是当前国际IT江湖最热门的词汇,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很诱人,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何宝宏表示,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将致力于为42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协助它们跨越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在内的信息化门槛。

  8000亿美元,4200万家企业,“云计算”这些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已经成功吸引了各领域大腕的视线。无论是亚马逊、google,还是IBM、微软几乎都异口同声的将“云”认定为未来的发展重心。在中国,云计算的热度也很高,特别是伴随着八百客、用友伟库这些云计算明星厂商的兴起,各路诸侯纷纷吹响进军“云计算”的号角。

  国际巨头纷纷发力 抢占“云计算”主战场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19日评选出2011年对多数组织最具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和趋势,云计算居首,毫无疑问,这种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IT应用新模式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 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AMD、Oracle、SAP、HP、Del、 Citrix、Redhat、Novel、Yahoo等等。美国硅谷目前已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显然,全球各IT巨头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背后的原因是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自2010年开始,各大IT企业已经展开一场硝烟滚滚的争夺战,以实现自己在“云计算”市场中未来的霸主地位。

  在IT业界全产业链运营的大背景下,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开发商,经过几年的积累,在云计算方面已拥有精英研发团队。因此,通过“联盟”、“论坛”等形式拉拢企业级用户资源,就成为软硬件开发商抢占为来云计算市场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微软公司的2010年混源与信息技术互操作高级别论坛,还是英特尔的“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都让全球IT市场变得异常火热。

  国内“云计算”概念很热 加强务实才是关键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它能以较低成本和较高性能满足海量信息的计算和存储,令服务提供商各尽所能,用户各取所需。业界普遍认为,云计算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将引领未来新技术发展方向,并会给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根据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及工信部重点示范的其他三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预计 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一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

  如此大的市场规模也加强了政府对“云计算”的关注。10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公布信息称,要在北京等5城市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25日,华胜天成、浪潮信息、卫士通、顺网科技、海隆软件等云计算概念股刚一开盘就出现涨停的局面。然而,中国云计算虚拟股的飙升并不能代表中国云计算应用的范围广、技术强,只能说明云计算的概念很热。

  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这点上讲,中国的云计算在SaaS领域更具优势,因为本地化的服务商更能够深刻了解企业所需,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灵活性是企业选择SaaS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SaaS的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aaS平台技术,他能够加快SaaS实施和上线的速度,实现快速实施、快速上线的目的。但是纵观国内市场,只有八百客一个孤独的“舞”者,拥有PaaS平台技术。可见,PaaS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国内大多数公司还没有此技术实力。我们在钦佩八百客的同时,更为中国云计算的未来担忧。因此,我们在主张大力推广和宣传云计算技术的同时,国内云计算企业更应该注重云计算的应用,以务实、谨慎的态度来发展云计算,加快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