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4G 云导航”广告纷纷出现在各大行业媒体,业界也颇为关注,成为竞相热议的话题。无疑,“4G 云导航”概念在强烈冲击着受众的视觉神经。
何谓“4G 云导航”
云导航大家并不陌生,被称为“能颠覆电子产品产业链结构”的云导航模式更代表了新生一代商业模式化的转变。它主要指的是联网的导航仪,显示与输入及少量运算在前端,其中云端负责复杂计算、地图更新、路况信息的推送、业务系统的集成。毋容置疑,云导航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实时更新的地图;通过云计算来设计行驶路线;支持语音指令;实时接收路况信息;推荐加油站、餐饮优惠券等,以在线完成酒店的预订;广播政府部门的通告;通过社交网络与好友互动;以有奖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商家完成用户调查或商品推荐。
云导航理念下“4G·云导航”产品的落地,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同步操作,实现人、服务智能的互动体验。它主要是基于“移动通讯和云平台信息中心”的智能车载导航,包括云播报、定位防盗、语言导航、车载电话、云中心服务五大核心功能。就表层报道而言,“4G 云导航”功能似乎要优于丰田G-Book与通用Onstar,“4G 云导航”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4G未成熟,云导航怎逆袭
现代社会,云已从单纯逐步演变成较为复杂的概念,就云导航而言,可分为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公有云与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私有云,“4G·云导航属于哪个范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既然是云导航,那机房里有几台服务器,都共享了哪些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不要把通讯接入平台叫云中心,还是先把云计算整明白了,再来炒作吧。
另外,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现今,4G通信还面临标准难以统一、技术难以实现、设施难以更新三大难题,近年内4G根本不会取代3G。虽然国际上已在紧锣密鼓确定4G国际标准,但技术标准确立到最终商用化还需一段时间,3G标准确立到最终商用也经历了差不多10年。未来10年都无法看到3G退出市场,4G建网不可能完全替代3G。4G若在车联网率先商用,真可谓一大“创新”。“4G云导航”,不知是宣传噱头,还是真正有落地的应用?难不成已经实现了在车内收看高清视频或实时传输车内视频?弱弱地问一句,信号好吗?
一键通or一键骂,“4G 云导航”为哪般
据车联网时代消息,车联网在国外早已试行,尤其是欧盟,在欧洲推广E-CALLl(紧急呼叫)计划。该计划的具体内容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系统会自动把事故车辆的位置及车主身份等信息发送到警务系统,然后警务系统采取相关的救援和事故处理等事宜。一般情况下,车厂要求E-CALL、B-CALL和I-CALL的响应时间在五秒以内,但E-CALL、B-CALL的处理时间会长一些,因为存在抢救人的问题。
国内的车联网呼叫中心基本走I-CALL路线,I-CALL向车主提供附加的帮助信息,像人工辅助导航、天气报告,酒店预订及其他个人定制的信息和服务。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把一键通狭义地解释为一键通导航,也就是通过按钮一键接通服务中心的电话号码,由服务中心的座席人员查找目的地,再下发到导航设备后自动规划路径。一键通的概念离I-CALL越来越远,甚至有的厂商将I-CALL系统的功能局限于一键通导航了。
就一键通导航而言,目前不论是主机厂自带的车联网服务,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服务,车主对一键通导航的使用频率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80%的车主自开通服务以来,一年内使用一键通的次数少于10次,这10次还包括销售人员给车主的演示,甚至有一些用户买了设备后一年都没有使用过一次。
为什么车主不使用呢?一键通导航解决的主要是车主手动输入目的地的麻烦,另外,解决终端地图升级慢的现象。对于第一点,也就是不想手动输入目的地,车主还没有懒到如此地步。对于第二点,能保证后台地图的更新频率吗?基于以上两点,根本就无法调动车主的积极性,因此,一键通的粘性根本不高。
业内人士知道,本地化服务是车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突破是一大难题。车联网服务强调的是本地化,试想,如果车主要查询一个目的地,老半天打不通电话,打通电话之后说一个目的地,花几分钟后座席人员才明白车主说的是什么地方,车主恼火吗?还记得“倒鸭子”闹剧吗?没解决本地化服务,一键通就等着车主一键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