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撤离的是华为终端与产品供应链,尽管公司内部仍然说影响不大,但看到2013年度华为聚信公司在莞产值已过170亿,明眼人就明白,这并非闹着玩。
华为到底搬还是不搬?是渐进式搬迁还是跨国公司式扩张?华为到底想做什么?羊城晚报记者自6月开始即展开调查,对华为对待深圳和东莞两地的“心思”,有截然不同的正反观点大PK。
PK1
正:为了让员工买得起房
反:老员工多已安家深圳
东莞松山湖将成为华为的新总部,这是主要传言之一。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华为在东莞松山湖建设的基地为华为终端总部基地,在2012年华为已经向外界发布了相关消息,投资约100亿元,主要发展与手机、平板电脑等所有终端关联的研发、销售和增值业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为外迁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华为扩张早已开始,“华为早就在上海、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未来不会在一线城市扩张了,只会向二线城市转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为无法保障员工能够有能力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
不过,在深圳华为坂田总部工作的王姓工程师认为,华为总部不可能全部搬过去,“提出这种说法的可能是外人,不了解华为。总部绝大部分老员工都已在深圳安家,怎么搬?研发总部要招高级人才,目前在深圳这种条件招人留人都困难,更何况东莞?总部搬去东莞我是不相信的,搬到上海、北京也不会搬到东莞,赶个飞机都要成本的。”
PK2
正:松山湖基地面积更大
反:华为科技城也不算小
龙岗区坂田华为科技城规划办公室(简称华为办)负责人杨宇鑫表示:“华为总部不太可能搬走。”其理由是,华为用地热情持续高涨,专为华为量身打造的环球总部基地一共20多万平方米用地正在整备,国际会展中心2万平方米用地则已经整备完毕,华为还进驻天安云谷拿了十多万平方米的用房;华为在坂田杨美的生活基地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将提供六七千套员工宿舍。杨宇鑫强调,深圳与之配套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完善——梅观高速免费,坂雪岗大道建成通车,民治立交修成,新彩通道已贯通,坂银通道年底动工,梅龙大道开始动工,位于坂田街道辖区内的五星级酒店,一个在建,两个已规划。
不过,东莞华为项目的用地规模也惹人关注。有网友表示:“我个人感觉(那里)不可能只是终端部门,因为新基地非常大,面积比目前坂田华为基地还大。”
东莞《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选址规划》显示,华为终端总部占地面积126.7公顷(注:即1.26平方公里),将分4个地块分期建设。该区域为松山湖核心区,占据松山湖最好的生态景观资源,周边皆为东莞顶级豪宅区。
再看深圳坂田街道规划的华为科技城,总面积为22.18平方公里,覆盖整个街道78%面积。虽然华为总部占地仅1平方公里,但毫无疑问科技城是以华为作为龙头来布局规划的,环球总部基地及国际会展中心都是为华为而建。
对此,杨宇鑫称,若以华为在各地的基地论,上海、成都乃至俄罗斯的规模和人数都不小,但并不意味着华为总部要迁到那里。
PK3
正:华为不认同深圳规划
反:智慧理念怎会毁华为
有网友提出,华为科技城的规划被指密度太高及滞后,华为感觉到难以在华为科技城实现其在东莞的规划理念,才选择“用脚投票”。
事实上,华为对华为科技城态度微妙,尽管以它命名,但知情人士称,华为对这座华为城几乎不言不语,除了对规划有些想法,并不提具体要求。
杨宇鑫指出,华为的意思想要像苹果或谷歌那样的环境,那是一种低密度的城区。华为松山湖终端总部的规划容积率为0.5-0.8,说明该处将以低层建筑为主,但华为科技城片区内大部分都是开发商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片区的高容积率,甚至有50层的住宅规划。
深圳一位规划人士坦言:“华为这样的企业,已到了用建筑景观去表达世界500强企业应有气质的时候,如果周边太多超高建筑物,将使华为总部基地成为被人俯视的‘盆地’,如此高密度的规划方案,将会‘摧毁’华为的‘气场’。”
但与上述所说城市更新“摧毁华为”不一致的是,华为科技城一份材料中说:科技城将智慧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规划,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天安云谷。该项目拟打造以“云技术”为核心,打造三十分钟响应的敏捷物流仓储体系、拎包入驻的创业发展服务体系、人才关爱服务体系等诸多亮点的新型产城智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