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缘何偏爱OpenStack?聚焦开放云 支撑企业及运营商客户IT重构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4-11-25 13:34:11

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FusionSphere是华为面向企业和运营商客户推出的开放、高效、敏捷的云操作系统,能帮助客户部署服务器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业务。凭借技术创新和面向未来的开放融合架构,华为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入选了Gartner今年发布的魔力4象限。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的数字化时代,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利用IT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完成业务转型,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新挑战。在帮助企业IT实现面向未来的重构过程中,云计算对于企业IT的意义不再停留在试用和探索阶段,而是已经给企业的IT基础架构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其中,构建开放统一的云平台对于发展云计算而言至关重要,OpenStack的出现,让开放灵活的云计算成为可能。

作为全球云计算开源项目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一大盛会,“2014 OpenStack全球技术大会”(OpenStack Summit 2014)近日在巴黎举行,此次会议共有超过90家赞助商和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来宾参与,云计算领域的精英们共同深入探讨了OpenStack的发展创新以及如何打造开放共赢的云计算产业链和生态链。

而作为OpenStack的金牌会员顶级赞助商,华为派出了以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华为云计算产品线CTO王海鹰等为代表的团队参加了此次盛会。期间,华为展示了以OpenStack企业版为核心的最新FusionSphere 5.0云操作系统;同时举办了10余场主题发言,现场分享了在NFV、OpenStack级联、Compass等技术领域的创新贡献。

与NFV技术融合成焦点

NFV是本次峰会的一大热点,如何促进OpenStack与NFV的技术融合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大会发言中,华为云计算产品线CTO王海鹰不但与业界就OpenStack在各家公司中战略的地位、OpenStack在企业级应用中的痛点做了深入交流,还就NFV与OpenStack的关系等核心问题发表了见解。

王海鹰表示,“华为近年来对OpenStack社区的贡献增长是所有厂商中最快的,推动了OpenStack在全球领域的发展。同时,华为也希望能够凭借自己在NFV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促进OpenStack与NFV的技术融合。”

围绕OpenStack与NFV技术融合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首席架构师顾炯炯以《软直通和用户态交换:针对NFV场景的DPDK优化》为主题,介绍了在OpenStack NFV云化场景下,针对当前社区已有方案所面临的网络数据面性能瓶颈与网络自动化以及NFV软硬件解耦之间的矛盾,华为给出了软件直通和用户态DPDK解决方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PCI直通方案用于数据平面应用程序,如VNF的高性能和低延迟;然而,PCI打破了云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如果一个应用程序被部署在另一台主机使用不同的NIC上,就必须被重新打包。对此,顾炯炯表示,软直通方案可以提供硬件agonitsc框架,将应用程序和硬件解耦,并且在高性能与低延迟之间取得平衡。通过软直通,相比于PCI直通可以在非常小的额外开销下获得同样的性能及延迟。

资源池整合与简化部署管理是关键

与此同时,面向多数据中心、多厂家OpenStack整合为一朵云的背景和需求,以及VDF的实际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提出了创新的OpenStack级联技术方案,在本次峰会现场给业界带来了横跨三地三数据中心的级联应用演示。华为提供的多站点异构OpenStack级联方案,可以支持异构的资源池管理,以及部署在不同位置的资源池基础设施的统一整合,实现OpenStack资源池的无缝扩展。

此外,为了简化OpenStack的部署和管理,让更多的用户感受OpenStack带来的便利,华为推出了Compass方案。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华为的Compass设计理念非常符合当前IT技术的发展潮流。据介绍,Compass能够自动发现接入指定的交换机中的服务器、安装OS、部署OpenStack等类型的集群,拓扑网络自发现是Compass与其他安装部署工具最大的不同。而Compass这套安装工具不仅仅定位于部署OpenStack,还包括存储集群等其他集群类型。

在此次峰会上,华为还展示了遵从OpenStack框架的业务驱动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提供对传统存储和ServerSAN模式的新型存储FusionStorage等异构存储资源的池化和统一管理,并支持满足不同SLA要求的存储资源编排和数据保护服务;通过引导和制定基于OpenStack框架的存储标准与规范构建开放的生态链,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存储资源,帮助客户简化管理、降低成本,顺应云化和数据流动的需求。

企业IT演进主旋律:开放与融合

屈指算来,OpenStack从推出到现在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凭借其开放先进的架构、高效的社区开发、灵活的部署模式,OpenStack迅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云计算开源项目之一。

自加入OpenStack社区以来,华为已有超过600名研发人员参与OpenStack相关开源项目的开发。截至本次OpenStack峰会前,在OpenStack发布Juno版本所有正式项目中,华为向OpenStack社区提交BP(Blueprints)98个,排名第2;完成BP有23个,排名第6;解决BUG 70个,排名第9;向社区提交代码130次,排名第10。

除了积极投入OpenStack的开发工作,华为还致力于在电信领域推广OpenStack。在OpenStack社区本次最新推出的Juno版本中,最大的改进来自于引入了更多针对运营商与云服务供应商的特性,尤其是NFV功能的引入,这对帮助电信营运商实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转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为何华为愿意持续重磅投入OpenStack呢?其实这与华为在云计算市场乃至整个IT市场的战略布局有很大关系。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指出,当前,企业正在进行的IT架构转型正在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应用垂直绑定软硬件架构”向“应用与软硬件分层解耦的开放架构”转型;第二阶段是从“服务器级的虚拟化架构”向“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级/跨多数据中心站点)融合云化架构”转型;第三阶段是从“企业私有云架构”向“跨越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开放融合的云架构”转型。

“简而言之,企业IT下一步演进的主旋律将是:基于同一架构搭建一个跨物理设备、跨数据中心、跨私有云和公有云边界、跨传统应用和新型应用的创新云平台,并能够真正帮助客户实现“IT as a Service”,即企业IT真正的开放与融合。”

FusionSphere打造开放融合的云平台

为了打造一个开放的融合ICT云平台,华为云计算确立了积极融入OpenStack开源框架,并通过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以及管理自动化等一系列自主优化和创新举措,帮助企业客户打造一个真正开放的IT系统架构与生态链的总体战略。

而在打造开放共赢的云计算及IT生态链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的情况下,如何基于开放架构、相对标准的协议和开源社区,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云操作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华为通过成为OpenStack的金牌会员不断向社区做出杰出贡献,并推出了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是华为面向企业和运营商客户推出的开放、高效、敏捷的云操作系统,能帮助客户部署服务器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业务。

2014年9月,华为发布了FusionSphere 5.0版本。本次OpenStack峰会上,华为展示的以Openstack企业版为核心的最新FusionSphere 5.0云操作系统,不仅实现了对OpenStack开源的全面兼容,以及企业级可靠性、性能与安全加固,更进一步针对大规模分布式部署场景,实现了开放、异构、多数据中心统一的云服务与调度管理。

FusionSphere 5.0同步了业界最新发布的OpenStack Juno版作为基础设施云服务与调度管理软件,并进一步将华为自主研发的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增强的管理自动化能力以及面向电信网络与业务云化和虚拟化的扩展,通过OpenStack标准的插件和驱动机制集成到OpenStack管理框架内。

凭借技术创新和面向未来的开放融合架构,华为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入选了Gartner今年发布的魔力4象限。对于未来,任志鹏表示,华为将持续聚焦云计算基础设施,通过支撑客户开展面向未来业务模式的IT重构,实现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让企业和运营商业务变得更敏捷、更智慧,全面推动企业IT跨入“开放云”的新纪元。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