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两端协同发力:英特尔助力运营商网络变革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岳明

2015-12-18 11:34:41

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在互联网+、M2M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影响下,运营商的电信网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电信运营商是面向全社会提供高可靠的广泛服务,所以在新技术的引入上非常谨慎。

在互联网+、M2M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影响下,运营商的电信网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特别是面对OTT业务的攻城略地,运营商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传统封闭、垄断的通信行业正遭遇巨大转型压力。

运营商的需求非常明确,网络要能够实现容量快速伸缩、动态多实例、更低的成本、实现自动运维和业务编排、网络能力开放、大数据智能分析等,但传统的烟囱式网络建设模式已难以为继,业界必须要找到一种新对策。也就在这个时候,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开始进入了运营商的视野。

作为IT与CT的技术结合,NFV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解耦。一方面,运营商通过NFV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部署速度,大幅缩短新业务的上线周期,更好地提升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可实现分层的设施管理和网络维护,进行动态的资源调度和设备节能,大幅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

虽然有诸多的好处,但从ETSI提出NFV的理念一直到今天,运营商侧的规模部署并不多。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应用的瓶颈,业界应该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加速NFV的规模商用。在日前,C114编辑对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主任工程师王峰和英特尔的相关技术专家进行了采访,且看他们是如何从NFV产业链两端协同创新,共同推进NFV规模商用进程的。

NFV规模应用挑战重重

在王峰看来,SDN/NFV的概念虽然已经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但在电信行业内的规模商用还要有待时日。

电信运营商是面向全社会提供高可靠的广泛服务,所以在新技术的引入上非常谨慎。以SDN为例,通过转发与控制的相分离,极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但目前在运营商中的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少。SDN目前在运营商数据中心中有些应用,这主要就是因为数据中心的网络边界比较清晰,风险是可控的;而且,数据中心这一应用场景中,新建的比例比较大,也非常方便新技术的引入。

除了理念之外,NFV在标准、人才、技术、商业模式、产业链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标准的角度来看,ETSI虽然最早提出了NFV的技术架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产业阵营有着不同的诉求,不同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是个很大问题。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NFV的确是给了运营商重新“夺回”网络控制权的机会,但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难题。NFV方便运营商快速推出业务来应对OTT的竞争,这就要求运营商有很强的软件应用开发能力,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国内运营商中有丰富软件开发经营的人才资源并不多。

从技术的角度,原来的技术框架下,都是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网络的低时延、高可靠、高可用和高性能,但NFV采用的是通用硬件平台,能否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业界一直有所争论。以无线接入网为例,BBU-RRU之间的高速连接以及低时延要求就一直是困扰NFV应用的难点。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原来都是设备商给运营商提供硬件平台,软件的价值并不高;但在NFV时代,硬件已经标准化了,成本几乎是透明的,软件和服务才是利润的来源。但运营商现有的采购、建设和运维模型并不支持这一点,研发运营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在运营商中得到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现在已经有很多玩家加入到了原来相对封闭的运营商市场,其中包括主流的IT厂商也包括很多软件厂商,新势力的加入开始冲击原来的以思科/华为/爱立信/中兴等为代表的势力版图。但时至今日,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运营商肯定不希望供应商的频繁变化。

协同创新才能克服瓶颈

虽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NFV已经得到了电信运营商们的广泛认可,产业链也在快速前行。

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为代表的运营商,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产业链另一端,也在全方位的发力,成为了SDN/NFV解决方案测试和验证的强劲推手。

从最底层核心技术来看,这十年以来,英特尔在包转发能力上有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因为这一直是困扰x86架构在电信行业应用的难题,但英特尔在DPDK和OVS上的投入已经逐步看到成效。从产品线配置来看,英特尔推出了网络系统级芯片,包括高性能的至强系列和主打低功耗的凌动系列。不仅在这两方面,英特尔还推出了电信级云堆栈,通过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合作,正在逐步把云计算技术引入到网络层面上来。

以英特尔最新推出的至强处理器D-1500产品家族为例,此次推出的八款芯片均为高度集成的系统芯片,性能优越、功耗较低,同时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是前一代产品的两倍;该产品家族将最核心的功能诸如高性能、低延迟、低功耗、高传输率等延伸至边缘节点,实现了整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当然,英特尔要想完成自己的“大业”,仅靠自己单打独斗并不够,还需要产业界的通力合作。

英特尔将通过三个部分来推动网络技术改革。首先是围绕开源与标准组织,包括Openstack、DPDK、OVS等加快产业成熟度;第二是构建开放生态系统策略,推动“Intel Network Builders”的合作伙伴联盟;第三则是加强与最终用户的合作,比如与中国移动、亚马逊、纳斯达克都进行了合作。目前,英特尔已经团结到了超过170家的合作伙伴,而在这些合作伙伴中不乏思科、华为、爱立信等重量级厂商。

王峰在采访中也充分肯定英特尔“Network Builders计划生态系统”的突出价值:“在这个生态圈里,英特尔作为芯片领先厂商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应用芯片特别是以x86作为开放的标准化架构来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国电信作为一个需求方,以现有网络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更好地让SDN/NFV落地。双方联手"一头一尾"的协作,无疑将带动整个产业链一起推动SDN/NFV,推动网络技术创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