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中兴就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施加的出口禁令,遭到过美国商务部的调查。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直以安全为由,阻碍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军美国市场。按照中兴内部人士的话说,这已不仅是企业层面的事了,更多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沟通。
中国通信设备厂商在美发展之路再添阻碍。3月7日,中兴通讯申请停牌,原因是获悉美国商务部拟对其实施出口限制措施。
3月9日,中兴通讯进一步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已于3月7日决定将本公司以及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中兴伊朗有限公司、北京八星有限公司加入实体名单。
“因此,自3月8日起,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下的产品供应商须申请出口许可才可以向本公司及前述另外三家公司供应该等产品,并实行否决性假设的许可审查政策。”中兴通讯称,截至本公告之日,本公司一直并将持续积极配合美国相关政府部门调查,并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
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在官网上就美商务部对中兴通讯采取限制出口措施一事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商务部美大司负责人表示,中兴公司一直在积极从事国际化经营,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美方此举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方将继续与美方就此问题进行交涉。
中国外交部也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利用其国内法制裁中国企业。中方敦促美方避免损害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
中兴通讯一名内部管理层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长期实施出口限制措施,对于中兴来说,影响颇大。不过,他强调,中兴通讯的美国供应商们可能更着急,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即将失去大客户。
祸起内部“绝密”文件?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针对伊朗一直执行高科技产品出口禁运令。据外媒报道,美商务部对中兴的调查,关注焦点在于中兴在购买了美国产品后,是否将这些产品运往伊朗,从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政策。
路透社在2012年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调查发现,中兴公司与伊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签署了总值数百万美元的电脑软件和硬件产品合同,这些产品来自美国一些最知名的科技公司,中兴这一举措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禁令。但包括微软、IBM、惠普、甲骨文、戴尔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厂商纷纷撇清关系,表示对此合同并不知情。
当时,中兴公司作出回应,称该公司将“限制”其在伊朗的业务。随后再度发表声明称:“未来中兴公司在伊朗将不再发展新客户,并对现有客户的业务活动作出限制。”
据外媒报道,这一次,美商务部对中兴通讯采取限制措施,在于其最新获取的一份来自中兴公司内部,其中部分被标注为“绝密”(Top Secret)的文件。该文件显示,针对美商务部的制裁,该公司酝酿了一项所谓的突破封锁计划。
在文件中,中兴公司法律部门提议,该公司可以利用空壳公司出口美国产品,从而避免遭受美国监管部门制裁。这样做的“最大的优势”是,将使“美国政府很难对其进行追踪或很难控制该公司大宗商品的实际流量”。
此外,该内部文件还透露,除伊朗外,中兴还与美国出口禁令国家——苏丹、朝鲜、叙利亚、古巴等多国公司存在业务往来。
美商务部表示,中兴计划“组织、建立、使用一系列空壳公司向伊朗出口禁运产品,违反了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只不过尚不清楚中兴是否实施了这一计划。
对于“绝密文件”,中兴通讯在公告中并未提及和回应。不过,其在3月9日发布的公告从侧面印证了美国商务部将对中兴通讯实施出口限制措施。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限制措施意味着中兴通讯的供应商在向该公司输送任何美国产设备或零部件之前都需申请出口许可令,而出口许可申请普遍会被拒绝。
“如果实施出口限制措施,对于中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上述中兴通讯内部管理层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早在2012年,美国的那次调查就对中兴通讯造成了伤害。2013年,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调查造成该公司违反了一些合同约定,因此必须向客户支付赔偿费用。另外,一些已经制造完成的设备也不得不停止发货,这都是造成中兴2012年首次亏损28.4亿元人民币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对于中兴通讯的美国供应商来说,也是一损俱损之事。“我们一直是高通的大客户,如果出口受阻,高通这些美国公司也不会乐意,他们也会从中斡旋。”上述中兴通讯人士称。
记者搜索历史资料发现,2010年10月,中兴通讯曾高调披露,其从高通(Qualcomm)、德州仪器(TI)、飞思卡尔(Freescale)、Altera和Broadcom购买总价达30亿美元的半导体组件。
中兴当时还表示,该笔采购将于3年内完成,旨在帮助中兴提升面向美国电信客户的销售。美国已经成为中兴推动业务发展的重点,相关业务包括通过Verizon销售两台设备的合同。
中兴解决方案总裁布鲁斯·瑞森瑙尔(Bruce Reisenauer)曾表示:“中兴每年从美国芯片制造商和供应商购买的技术设备超过20亿美元。”
“制裁中兴通讯,不仅会对中国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美国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影响美国至关重要的就业岗位。美国的制裁其实是损人不利己。”上述中兴通讯人士称。
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直以安全为由,阻碍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军美国市场。美国担心在通讯基础设施中使用中国设备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比如2006年3月,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之后,在美国获得向美国国务院提供1.6万台台式机及相关设备的订单,此举被美国视为威胁国家安全;2008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出于安全考虑”的理由,阻止华为和贝恩资本对3COM的联合收购;2010年,由于考虑到国家安全问题,美国拒绝批准华为竞购2Wire公司、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2011年,由于安全问题,华为被通知已经被美国排除在旨在帮助美国建立国家应急响应无线网络的招标公司名单之外;2011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小组”以“情报间谍嫌疑”为由,拒绝中国移动在美国开展中美两地长途电话业务。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与中兴通讯一直没有突破美国市场,美国政府的阻挠是重要原因。
上述中兴通讯人士告诉记者,此事已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事了,更多可能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