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 2月27日讯
在2014CES电子展上,各类可穿戴设备成为了展台主力,从智能手表、智能腕带到智能眼镜、智能首饰,各种新奇玩意几乎占据CES展览的半壁江山。而在之后一个月开幕的 2014 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可穿戴技术同样再次成为焦点。 苹果、三星、索尼、英特尔、戴尔、中兴等大小厂商都跃跃欲试 ,视其为既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大阵地。
虽然可穿戴设备看似前景无限,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可穿戴设备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爆发契机。
笔者曾在旗舰店见过三星的智能手表,泛绿光的黑白屏和有限的按键功能,让人感觉一夜回到了十多年前的诺基亚功能机时代,难以吸引用户买单。也有朋友带回健康手环,但一番研究,其功能仅限于利用手臂振动幅度,来计算运动消耗的卡路里或监测睡眠状况,离真正的“智能化“、"大数据分析”相差甚远。
更有爱好者在试用谷歌眼镜后,虽然表达了对其的喜爱,但仍坚定认为它在2014年的今天,前途迷茫,断言这是一款本该出现在 2020 年的产品。
可穿戴设备这样的新型产品一旦无法给人带来超乎传统的用户体验,就难以在首批尝鲜者中博得口碑,未来的市场推广也会随之变得曲折艰难。谷歌眼镜已经酝酿了多年,但正式上市时间一直在推迟,恐怕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乔布斯的iPad从构思到上市,历经十年,谷歌眼镜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想要达到同样的成绩和辉煌,所需的成熟期也不会低于五年。可以预见,可穿戴设备距离大规模商用尚待时日。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我们目前没有机会尝试到比较成熟的可穿戴设备。面向细分领域的专业可穿戴设备,这两、三年内会迎来发展良机。
医疗健康是目前最为被看好的领域 。在日益重视养生保健的今天,移动化的医疗健康电子产品顺应了大众的需求,相关技术也最为成熟,有望率先开辟出市场空间。
苹果即将推出的iWatch智能手表正是主打健康和医疗,据报道,苹果的iOS 8可能会原生自带一个叫Healthbook的原生应用,与iWatch相配合,监测用户的心跳、血压等体征数据。三星、LG等厂商也正在筹备类似的健康产品。
除了科技公司之外,一些医疗器械厂商利用自身在医疗行业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亦推出了可穿戴设备。比如国内的九安医疗就在去年发布了iHealth可穿戴健康智能腕表,同样能检测血压、血糖、体重等多项体征。
但从上文的描述中也能看到,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健康设备大多功能雷同,搜集到的用户体征数据十分有限,无法提供专业的健康分析,更像把玩的玩具,娱乐大于实用。
要弥补这一缺陷,必须构建和整合产业链,达成跨平台、跨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吸引更多医疗专家的加盟,让可穿戴健康设备确确实实为用户带来实用价值,才能迎来市场的真正爆发。这一道理对于其他领域的可穿戴产品亦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