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省作出《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发出了“振兴东西北”的动员令;11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深圳的对口帮扶对象为汕尾市。今年,深汕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正式推出,合作区建设也在低调快速推进。与此同时,160余名深圳干部被派往汕尾,其中20多人前往指挥部,30多人前往深汕合作区,110多人被派驻90个村进行扶贫。为了解合作区建设情况和汕尾扶贫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近日,南都记者与多家驻深媒体实地走进汕尾市。
合作区产业园
腾讯数据中心正在建设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其中重点工程“深汕特别合作区”,由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深汕两市合建,深圳主导经济事务。该区域位于汕尾市西部,总面积达468平方公里,是粤东地区连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厦深铁路从深圳北站到鲘门站仅需50分钟,这片区域无疑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走进合作区的产业园区,可以看到尘土弥漫,正在建设的数栋建筑中,腾讯装机15万台的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在今年下半年启用,该云计算平台除了支持腾讯的大部分主营业务,还建立了为第三方应用服务的开放式平台。除此之外,华润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巨头也将入驻建设数据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已形成规模。但这并不是此次合作区的最终目标。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学平表示:“我们将解决企业用电贵和用地少的问题。希望利用聚集效应,打造一个国家级的云计算中心。”
此次腾讯的入驻即体现了合作区的优惠政策。腾讯原计划在深圳市内建设云计算中心,经深圳市长许勤推荐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但用电贵是一道门槛,深圳云计算产业算是大工业用电,0 .83元一度,而汕尾为0 .91元一度。为降低腾讯云计算中心落户汕尾的成本,经过国家及省发改委、物价部门协调,腾讯进入合作区后将采用深圳的大工业用电政策。“用电政策突破后,推进云计算项目取得大的优势。”李学平称,这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用电政策已在全国推广。
说法
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汕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何学文:
汕尾将成为深圳的后花园
对口帮扶工作,这是深圳的责任,也是光荣。有利于深圳市总部经济、外溢性经济发展。可加快深圳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且由于深汕两地距离近,深圳企业在汕尾投资,可将总部留在深圳,有利于做强深圳总部经济,这对于提升深圳经济发展质量和实力,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和价值。
对口帮扶有利于深圳基础设施,特别是重型基础设施的转移。如发电、港口、油气等重型基础设施,可以部署或转移到汕尾建设,既能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又能为深圳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此外,汕尾加强海滨旅游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海滨城市,能为深圳市民、乃至珠三角市民提供良好的旅游休闲服务,汕尾将成为深圳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