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推固态硬盘,数据中心必备品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6-15 18:37:50

摘自:比特网

目前,针对数据中心应用很多厂商推出采用PCIe总线的固态硬盘(SSD),进而来改善目前采用SATA或是SAS接口的固态硬盘性能,针对这一趋势,英特尔、美光(Micron)等共80家厂商组织了一个联盟具体定义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接口标准,采用该标准的首批固态硬盘之后陆续上市。

目前,针对数据中心应用很多厂商推出采用PCIe总线的固态硬盘(SSD),进而来改善目前采用SATA或是SAS接口的固态硬盘性能,针对这一趋势,英特尔、美光(Micron)等共80家厂商组织了一个联盟具体定义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接口标准,采用该标准的首批固态硬盘之后陆续上市。

对于未来PCI-E固态硬盘的市场机会,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市场研究——数据中心以及客户端平台。而在企业级数据中心领域,PCI-E固态硬盘可优化总体拥有成本,提升固态硬盘性能密度。

作为PCI-Express固态硬盘相比其他接口的固态盘,拥有更为高级的连接接口和成熟的内存管理技术。一方面,它采用了可靠的协议体系架构,支持设备层面的协议错误检测、校正、报告和热插拔/热替换。支持可扩展带宽/频率,拥有先进的功耗管理,同时还支持虚拟通道可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另外,PCI-E固态硬盘还拥有先进的地址映射系统,支持垃圾回收和耐久性管理,可提供超高的服务稳定性。相比其他接口SSD,在数据带宽、延迟、可扩展和可靠性、总体拥有成本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基于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在事务处理方面将优于传统的SAN方案。一方面,PCI-E固态硬盘省去了光纤通道,通过板卡内置高效传输通道直接实现高性能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在执行应用负载并存储数据库平台上,PCI-E固态硬盘可实现更低延迟,而且成本也更低。2012年推出的SSD 910是Intel第一款PCIe插卡式固态硬盘,也是9系列SSD的第一款产品。通过采用PCIe接口,它提供了比传统SAS/SATA接口高得多的性能。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端缓存也是PCI-E固态硬盘的市场。得益于其性能远超SAS/SATA固态硬盘,减少了额外的光纤或者以太网传输,使得数据更为直接和高效传输。

而之前谈到的NVMe是一种为企业级、客户端系统所用的PCI-E固态硬盘而专门设立的高性能、高扩展主机控制接口。它将广泛采用PCIe 固态硬盘,采用能够兼容大多数操作系统的标准驱动程序,并为固态硬盘设置标准一致的功能,OEM将不必再为单个SSD设置单独的驱动程序。

如之前谈到,随着企业级PCI-E固态硬盘特性和在数据中心应用的优势,2014年第二季度Intel将发布三款NVMe接口企业级固态硬盘。正式命名分别为DC P3700、DC P3600、DC P3500系列,均采用20nm MLC NAND闪存颗粒,将取代现有的DC S3700、DC S3500系列产品。

该系列产品外形上看起来完全相同,都提供2.5寸、PCI-E 3.0 x4扩展卡,均完整覆盖散热片,功耗方面均为写入时25W、待机时10W,支持端到端数据保护、掉电数据保护、AES-256加密。其中DC P3700的容量提供2TB、1.6TB、800GB、400GB。DC P3500则是有2TB、1.2TB、400GB的容量型号。

两款产品的性能基本一致,PCI-E模式下最高持续读写都很大提升,4K随机读取最高450000 IOPS,4K最高写入则是唯一不同的,最高分别为180000 IOPS、70000 IOPS、35000 IOPS。

规格上,DC P3500与P3700主要区别采用英特尔高耐用性闪存技术(High Endurance Technology),该技术耐久性更好和更加可靠。而DC P3500则沿用了传统闪存技术。DC P3000系列产品都拥有持久的原生PCIe性能、数据吞吐能力超过SATA接口五倍并搭配低延迟存储接口。所有产品也都具备终端到终端数据保护、掉电数据保护以及AES 256位加密机制。

由此,英特尔所有针对数据中心推出的三个DC P3000系列产品,在SFF-8639双端口接口卡上提供兼容2.5寸SATA,SAS和在PCIe NVMe技术,该SFF-8639双端口接口卡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平台已经采用,并将广泛应用到下一代Intel Xeon平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