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对数据中心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editor04

2014-08-15 10:50:24

摘自:TechTarget中国

在未来软件定义的世界,最终的车手将是应用程序;无论“软件定义”对数据中心有何种意义,我们都需要重新定义数据中心。

软件定义,不是融合、分散、覆盖,也不是阉割

有趣的是,许多已实现软件定义的产商更倾向与采购带有软件的硬件,而不是直接购买软件授权。融合版本应用程序已预装在认证的硬件上,与之前的传统硬件解决方案几乎一样。不少人依旧想要打开盒子,并且在已经可以正常工作的设备上插上些设备,胡乱集成。或者因为他们花钱了,仍旧想要看到布满设备与网线的机柜,并跟着线缆来一趟数据中心之旅。从根本上说,软件定义解决方案需要远程以及动态可编程性。这引出了一个问题,谁(或什么)来做编程?这可能很方便为IT部门提供数据中心整体基础设施的价值。但IT部门每个月创建的按需产品数据中心有多少,我们如何知晓?更大的问题,需要为每个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化以获得持续回报:在未来软件定义的世界,最终的车手将是应用程序。

事实上,DevOps可能只是个过渡阶段,未来的基础设施部署、配置和优化都将通过应用程序控制。这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代码最开始将紧耦合基础设施,然后慢慢通过高级语言将操作系统与虚拟化抽象出来。软件定义将通过应用程序提供基础设施感知与自检测管理等功能。经过“软件定义”的软件运作将确保用户的既得利益。

它对现今数据中心意味着什么?

我已经听过各种不同版本的软件定义解决方案,有些还经常互相冲突,如简单化(做一件事),敏捷性(做许多事),有开放API(独立的控制面板)作为扩展管理,也有完全自行管理,通过制定策略集管理,通过规模扩张获得更便宜、更有弹性的计费方式,通过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获得扩展收益,通过最大化规模获得更高速,平台不可知,建立在商用服务器硬件上,嵌入特殊能力,预融合,看起来很均匀,部署在逻辑上,对云计算友好,可以自定义以及其他玄乎其神的说辞。

这一切都非常混乱。底线是:如果你持续关注基础设施的自动化升级,你就应该站在正确的角度,重新定义数据中心,无论“软件定义”这个词最终是何种定义。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