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 10月17日 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2014年《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公布了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如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燃煤发电,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其中数据中心赫然在列,禁止新建和扩建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中的银行卡中心、PUE值高于1.5的数据中心。原本是高大上发展火热的行业市场,为何在北京遭到了冷遇,就连香港、东京这些超级大的城市也没有做出这样的禁令,依然鼓励世界各地的企业来投资建设各种数据中心,这多少让人有些不解。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城市,绝大多数的国际信息企业都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我国这三个超级大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上海的金融业最强,广州是制造业翘楚,而北京则是信息技术的王者,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北京占据了全国38%的数据中心市场,北京拥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功能类型的数据中心。这两年北京面临着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部分行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首钢搬离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搬离北京,这一系列的举措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北京的资源紧张问题。数据中心虽然是高精尖技术的承载体,但其运行却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在北京这个各种资源都很紧张的情况下,北京不得不做出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数据中心行业必然被放入禁止发展之列。北京的信息技术起步较早,数据中心建设都比较老,设备陈旧现场普遍,能耗高,基于这些现状北京才做出了这样的限制。当然,也不是全部否定,对于PUE值很低,符合环保的云数据中心还可以建设。
从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来看,人们的生活早已经离不开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快,北京不让建,那就得在别的地方建。为了更好的促进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北京未来的数据中心发展由近邻河北来承接。北京与河北共同申报了“国家数据中心基地”项目,在战略规划层面,河北省将在下月完成“北京-河北数据产业合作方案”。河北将廊坊作为承接北京数据中心需求发展的落地点,未来在廊坊建设的数据中心不仅要服务北京,还要服务全国,力争建设成为一个新的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北京的发展关系到全国一盘棋怎么走,现在的北京就是之前缺少规划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成了一个超级大城市,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国家不得不搞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目的就是支撑这几个超级大城市的正常运转,然而城市仍在毫无限制地在扩张,迟早有一天会崩盘,所以北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发展战略调整,不能全行业都发展,要有所侧重。北京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各种自然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所有的资源都要外地输送,全国的优势资源和能源都要被输送到北京,这样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够持久的,这将我国发展成为了一个四肢柔弱,大脑发达的怪人,因为营养都不给了大脑。因此,北京在做出了这样的调整,要均衡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北京依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大力笼络高新技术人才,研发数据中心新技术,但将不再是信息技术实施的场所。要知道我们经常去银行的取款机上去取款,但是我们不用关心,后台数据中心在哪里,只要有足够的带宽和速度就可以了。不管后台的数据中心在北京还是在廊坊,其实信息的传输速度是光速,这点距离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哪怕在北京取款时,访问的后台数据中心在几万里之外的美国,只要带宽足够,丝毫不影响访问的速度,几秒钟就可以访问完成。因此,数据中心建在哪里都不关紧要,关键是能否得到充分的资源,能否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现在国家要将数据中心产业基地搬移到河北,也给了不少政策,这就让数据中心在河北落地成为了可能。河北廊坊和北京相比,除了基础设施和技术人员较差以外,电能、土地、劳动力等等都比北京便宜得多,这可以为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节省不少的开支,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在廊坊开建新的数据中心,并且将数据中心直接接入国家骨干网,向廊坊提供优质带宽保证,足和北京相媲美。廊坊唯一缺少的就是人才,廊坊缺少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加上数据中心领域活跃的都是高科技人才,也只有北京这样的城市才能容纳。所以廊坊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引进优秀的数据中心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建设无人值守的云数据中心,减少数据中心对运维人员的依赖,所有数据中心远程进行管理,对现场运维的人员要求不能过高,只需要搬一搬设备,拔插一下网线的技术工就可以,只有这样,北京和廊坊才能逐步接轨,廊坊才能真正承接起数据中心产业的大旗,成为我国数据中心发展的新动力。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给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北京的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这些拥有成千上万的电子设备已经开始和人争夺生存空间,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北京将成为机器的世界,到那时真是不知道是人服务器机器,还是机器为人服务。因此,在一切还在人们的手中掌握时,做好数据中心产业规划,全面合理地引导市场发展,让数据中心的发展不以城市的退步为代价。数据中心原本就不是城市的必需品,只是工业革命让城市变成了一个机器环绕的钢铁之城。未来,应该让数据中心远离城市,才能城市人们一个大自然,让数据中心存留在脚落地、乡村间,但仍可以为城市的人们默默服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