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架构重构遇挑战 SDN助数据中心完善布局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5-05-14 16:56:54

摘自:ICCSZ

韦乐平指出,网络架构是网络的灵魂所在,决定了网络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网络架构的创新是根本性、战略性的创新,网络架构重构、重设计、重定义已经成为全球电信网络技术创新的大潮流,也是网络转型的深化和根本。

4月22-23日,“第三届中国SDN/NFV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SDN产业联盟联合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举办,以“SDN/NFV驱动网络创新变革”为主题,云集了国内外SDN/NFV领域的大伽,包括学术界专家以及产业链代表,共同探讨SDN/NFV技术、产业发展热点问题。

近年来,SDN作为一种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技术正在被大家所熟知,并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各种围绕SDN技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频频,当前全球SDN产业可谓是百花齐放。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SDN产业联盟理事长韦乐平表示,数据中心将是SDN最适合的应用范围,这点在业界几乎已无争议,目前我们很多关于SDN的实验也都是在数据中心进行,包括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过去运营商对数据中心并不关心,但是随着云计算的逐渐发展,原来的网络架构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因此必须使用SDN,重构网络内部架构。数据中心引入SDN刚好切合了这个实际,SDN将大大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提升数据中心业务的灵活性,SDN在数据中心将大有作为。

在韦乐平看来,以数据中心作为切入点,只是SDN发展的开始,如何做到与大网的融合才是其最终的目标。SDN不仅是网络架构重构的主要技术路径,而且将同步涉及到组织架构、运营重构、流程重构乃至产业链重构等,需要下大决心和动大手术才可能全面成功。现如今,运营商对架构重构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决心不到位。要实现SDN,就必须“Top-Down Thinking,Bottom-Up Acting”

网络架构重构挑战

网络是运营商的最大核心资源,也是实现战略转型的主要抓手。

韦乐平指出,网络架构是网络的灵魂所在,决定了网络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网络架构的创新是根本性、战略性的创新,网络架构重构、重设计、重定义已经成为全球电信网络技术创新的大潮流,也是网络转型的深化和根本。

韦乐平认为,网络架构演进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从“互联网应用被动适应网络”向“网络主动、快速、灵活适应互联网应用”的根本性转变,二是网络和资源的部署将打破行政管理体质和传统组网思路的制约,转向以IDC为核心的新格局。

在他看来,SDN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网络架构。“SDN应该是网络架构重构的主要技术路径。尽管网络架构重构和创新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但是SDN确实提供了一种最开放、灵活和可持续演进的新架构,也为解决传统网络架构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最根本的手段和最佳的重构机会。”

“SDN不仅是网络架构重构的主要技术路径,而且将同步涉及到组织重构、运营重构、流程重构乃至产业链重构等,需要下大决心和动大手术才可能全面成功。”韦乐平强调。

架构的重构将对现有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思路、体系、流程和人才形成巨大的挑战。现有的静态网络规划怎样向动态网络规划转?这么多不同来源的新老软件、硬件、网管的采购、集成、故障定位,怎样快速提供不同的业务?这些都是运营商在引入SDN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架构的重构往往是牵一而动百,既要有长远的全局战略规划,又要逐步推进,由易到难,由小及大。同时,新架构的引进需要与现有架构长期共存,不仅能互联互通,还要能平滑集成,不影响业务。”韦乐平认为,“对于超大型网络来说,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全面实现。”

SDN/NFV的核心价值

在韦乐平看来,SDN/NFV对运营商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网络简单,网络灵活,网络开放。

第一,降低成本,可以减少OPEX/CAPEX。首先,可以减少设备采购、集成、互操作和运维升级成本;其次,减少硬件种类数量及连带的建设运营成本,提高了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集中全网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后,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按需分配资源和流量。

第二,增加收入。一方面可以加快新业务的部署,无需涉及费时好力的硬件变化,靠软件即能完成网络业务的自动化部署,快速推出新业务。另一方面能支撑业务创新,开放的标准接口、软硬件解耦和软件可编程为业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三,网络简单。一是硬件简化,硬件种类和数量可望大幅度减少。其次体现在软件决定网络连接和网络功能上,SDN利用软件编程就能很快决定网络功能及其组网部署和参数设置;三是性能多样化。

第四,网络灵活。SDN有着三重灵活性:拓展的灵活性,演进的灵活性,业务创新的灵活性,另外,SDN还可以降低部署的风险。

最后,网络开放。一是激发创新,开放的生态系统容易激发更多的网络和业务创新;二是更丰富和扁平的生态链,吸引更多的存软件开发商;三是开放的网络可以使运营商规避锁定于单一供应商的风险。

SDN正在经历从幻灭到成熟

从SDN技术出现到现在,经过前期的炒作后,目前,业界对SDN抱有过度的期望。

韦乐平认为,SDN即将经历幻灭并走向成熟。“2-5年后进入发展期,5-10年后进入稳定发展期。”

“随着实用化的开始,SDN光鲜之下的阴影和负面开始频频显露,一些预想不到的实际问题开始呈现,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开始加剧。”韦乐平表示。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这是所有技术都会经历的阶段,就像是当年IP网络的发展轨迹。”

对于现阶段,韦乐平提出了几点期望:战略上,信心决不动摇,坚持就是胜利;战术上,脚踏实地,积极推进,实践出真知;思维上,突破传统电信思维的禁锢,勇于创新;行业上,求同存异,共度难关,共创未来,加强协调沟通,规避产业链分裂的风险。

韦乐平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2015年将是SDN商用化元年,但不会有大规模部署。2016年开始,全球将有较广泛的商用部署,2017年到2020年,SDN将开始从网络局部或专业网开始逐步取代现有的网络架构成为网络基础架构,并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演进和转型过程。“总体来看,SDN的商用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这一网络架构转型。”韦乐平说。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