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勇:数据中心亟待向能源基地迁徙

责任编辑:企业网

2010-10-21 14:18:55

摘自:通信世界周刊

进入3G和全业务时代之后,传统的数据中心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通信业务需求,为此,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对数据中心的部署和升级。那么,数据中心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走向怎样?...

 进入3G和全业务时代之后,传统的数据中心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通信业务需求,为此,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对数据中心的部署和升级。那么,数据中心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走向怎样?记者近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联通研究院副处长张云勇。

 
“少且不大”
 
“目前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少且不大,一方面数据中心总体数量少,另一方面每个数据中心的规模不大。”张云勇坦言。
 
他向记者列举了一些数字;运营商一般在全国有几百个数据中心,将这些数据中心分配到全国三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那么每个地方的数量就很少;一般情况下,每个运营商在全国大致有20万台数据中心设备,平均下来每个数据中心只有约1000台设备,这个规模非常有限。
 
相对来说,国外一些公司的数据中心则有相当的规模优势。张云勇举例,Google总共有100万台的数据中心设备,平均每个数据中心约有2万台设备,规模较大的甚至有4万个机柜、10多万台设备;微软的某个数据中心有112个集装箱、23万台设备,这与我国单个运营商在全国的数据中心规模不相上下。
 
张云勇表示,数据中心“少且不大”带来了三个问题:一是缺乏规模效应,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只有小型数据中心的1/7,数据中心规模上不去,造成国内IDC成本高,利润和附加值偏低;二是维护效率很低,目前运营商平均每人管理100台机器,而Google和雅虎的数字分别是5000台和3000台;三是利用率低、能耗高,我国运营商数据中心CPU的利用率平均只有12%,远远低于Google的85%,这就造成了高能耗(我国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大于2,而国际上对绿色数据中心的规定是能耗效率小于2)。
 
“一方面分省建设导致数据中心较为分散,另一方面客户只愿意使用本地托管服务,而不愿意租用机器。”张云勇指出了造成“少且不大”的两方面原因。
 
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演进近年来,云计算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在很多场合,云计算都被人们和数据中心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理论上说,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云计算符合数据中心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目前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架构也在朝云计算的方向发展,当然完全运用云计算技术尚需要一个过程。”
 
在张云勇看来,数据中心的业务发展趋势是基础设施集约化、业务管理专业化、业务提供社会化、服务提供个性化,以及“T”型的服务能力输出;技术走势则是从小型机向X86演进、从多级分层走向扁平化和自组织、存储池趋向统一、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会进行整合,以及实现真正的绿色节能等。
 
张云勇认为,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架构演进正是由这些趋势决定的。“比如云计算把物理资源虚拟化为软件资源,提高了设备的复用比,符合集约化的趋势;设备复用比提高后,它的能量消耗并不会同步增加,这就降低了平均能耗,实现了真正的绿色数据中心;同时,利用云计算还有助于实现扁平化架构,以后的数据中心可能只包括两层架构,一个是边缘层/云端,一个是后台的海量云数据中心,而网络技术和云计算融合会出现新的设备,如云交换机、云路由器等,数据中心不再放置过多的传统数据设备,这也是一个层面的扁平化。总而言之,云计算符合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