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市场困惑

责任编辑:qzhao

2012-04-06 15:38:01

集装箱数据中心以其高扩展性、灵活部署、低能耗的特点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中国新一代数据中心未来建设的热点。然而经过了两三年,并未见到中国大规模的应用部署。中兴、华为、天地云箱等

《企业网D1Net》 4月4日北京

集装箱数据中心以其高扩展性、灵活部署、低能耗的特点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中国新一代数据中心未来建设的热点。然而经过了两三年,并未见到中国大规模的应用部署。中兴、华为、天地云箱等企业推出的产品在国内的销量并不令人满意。集装箱数据中心甚至被业内认为是“昙花一现”的市场炒作,需求并不明显。然而北航大学教授、中标软件研发总监兰雨晴先生接受《企业网D1Net》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进入市场正当时,未来集装箱数据中心在中国会有很大发展空间,中标软件很看好这块市场,并且作为供应商获得了不少订单。”

面对当前寸土寸的地价成本和高昂的房屋造价,不少企业看到了集装箱数据中心优势。传统设施相关的房地产,需要兴建的容纳设备的建筑物,使用数据中心集装箱可以完全消除传统设施的建设问题,只要两根管线——电源和水管就可运营。惠普、IBM、SUN等企业早已设计并生产出了集装箱数据中心,并且已经把集装箱数据中心作为有潜力、可以替代标准数据中心的方案向各行业推广。尤其看好中国未来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潜力,但经过两三年的推广与实践,并没见到期望的收效。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制约因素集中在三点:首先,市场的观望情绪比较严重。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在观望。国内大规模部署的案例还不够多。其次,建设成本相对比较贵,中小企业还不能支撑起其相对昂贵的初始购买成本。最后是安全、可靠、稳定性未被验证。金融、医疗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在规模上,集装箱数据中心是适合的,价格也不敏感,但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比较苛严,他们追求的不是快速布局,而是可靠性、安全性,和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到目前为止还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2008年~2010年全球集装箱数据中心规模

 

面对当前如此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中标软件研发总监兰雨晴先生表示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过去一两年,集装箱数据中心确实被各方炒得比较火。但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远没有达到需求不能满足的地步,反而中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但西部甚至二级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知道,云计算之所以兴起,是由于欧美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逐渐增大,为满足这些企业的业务能够顺利进展,并且节约企业开支,这种基础运算能力的集中化就形成了云计算的模式。但在中国,整体水平仍然很低,整体的业务需求还没有大幅增长,经过这两三年的培育,特别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把应用、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数据中心运营商看到了商业模式,用户看到了应用前景,中国未来的数据中心经营理念也就明朗了。这样,一些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行业用户,如医疗、金融、电子政务等,将是最先兴起的业务需求领域,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建设机房的人工费、原材料费都在上涨,这就为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兴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而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个契机,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已经接到了几个订单,客户反映很好,目前还有几个项目正在谈。之前的一些集中向数据中心提供商进入时间是早了些,现在看我们进入得正当时。

可预计的是:未来将成为全球第四代数据中心的主流部署模式。集装箱数据中心作为第四代数据中心,其模块化、可扩展、高效、低能耗的显著特点可在任何地方快捷部署。符合数据中心对快速、按需部署,节约能源,即插即用的需求,尤其适应云计算等应用需求。数据中心所需的机柜、配电、UPS、空调,甚至是发电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等设备出厂前就先行集成在了标准的40英尺集装箱内,此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数据中心建造模式的不足。正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侯士彦所说,绿色节能、减低能耗已成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集装箱式及模块化数据中心已开始大规模的使用,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础,各集装箱数据中心提供商应打造样板间,切入早期市场,跨越鸿沟抢占市场。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