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新华三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徐润安所言,“企业存储进入了‘新常态’——数据中心的闪存新常态;针对大量非结构数据存储需求产生的大容量、高吞吐以及高性能扩展海量存储新常态;在存储硬件趋于标准化,通过软件实现存储管理软件定义的新常态。”
SSD相比与机械硬盘(HDD)在相同容量的情况下固态硬盘消耗的电力约是机械硬盘的一半;由于SSD所占的体积更小,这使昂贵的数据中心在单位容积里能增加一倍的存储密度。同时,闪存比机械硬盘响应速度快10倍,使CPU的利用率大幅提升。面对”大数据“挑战的CIO们逐渐认识到SSD的优势所在。
迎接挑战“捏爆”大数据
Nimble充分发挥了SSD特性的同时还优化了数据读、写性能,融合了企业软件的环境特性,能提供更优的性能密度和容量密度,可靠性达到了6个9,适应于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对关键业务的需求。“快、稳、简、智是Nimble的四大特征。”新华三存储产品部Nimble产品经理杨涛向记者介绍。
存储江湖唯快不破。“Nimble快的秘诀在于CASL(Cache Accelerate Sequential Layout),其核心思想是,在写入的时候,采用随机写入顺序化架构,通过NVDIMM对写入时的不同大小数据块进行整理聚合,以顺序方式(全闪10M/混闪18M)提升写入效率。在读取时,采取用SSD缓存加速优化算法,通过智能热度表技术提高读取命中率,大幅增加访问性能,同时延时能做到只有0.1毫秒,远低于普通全闪阵列0.8毫秒延迟的平均水平。”
在运行关键业务时,CIO最关注的是确保稳定。“Nimble的多重数据保护确保了数据安全的同时也保障性能的稳定。利用散列化的RAID实现了三重校验,保证单一RAID组内任意三块盘同时故障数据无丢失,并能提供无损的性能,提供免费快照、克隆、自精简、SSD Cache 远程复制在线重删、压缩、QoS等高级功能并且不用额外付费。即便当控制器故障、更换、自动切换过程中,性能同样确保稳定。”
部署更加简单。“除了Scale up/out之外,独特的Scale deep功能,可以在线不停机从AF1000升级到AF9000。在高效的在线重删和全局数据压缩下配置更加精简,实现了2-5倍的空间节省而不损失性能。”
AI的应用让Nimble的管理更加智能。InfoSight服务平台在全球跟踪了超过3.15亿台设备的运行,可自动发现并解决90%的Nimble出现的问题,让运维更加轻松,确保可用性达到6个9的高可靠,给Nimble的故障预测、快速修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3PAR、MSA甚至服务器和网络产品也会逐步纳入到InfoSight平台之上。
新华三一直强调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徐润安表示:“首先,Nimble丰富了3PAR的产品线,第二,当前数字经济的市场环境对存储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Nimble提供了更多独特的特性,比如只有0.1毫秒的延时。第三,他的人工智能平台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运维存储。”
预算不够?超融合让IT too Simple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CIO们让IT基础设施能随业务敏捷变化的同时,又要保证稳定可靠,已经实属不易,经济环境的恶劣使CIO们的IT预算更加紧张。超融合通过标准的X86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打包成单一设备,通过集中的管理简化IT架构,降低IT成本的同时简化操作、提高敏捷的同时缩短部署周期、延长正常运行时间的同时避免数据丢失,成为SimpliVity超融合产品的三大商业价值。
对于机房空间紧张的用户来说,SimpliVity相比于传统的IT基础设施能节省73%的TCO成本,设备数量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可以有效地整合数据中心、缩减数据中心的空间,有一家位处财富50强的企业采用SimpliVity方案后,将原有80多个机柜的数据中心缩减到只有3个机柜。”新华三存储产品部SimpliVity产品经理郭威这样介绍。
“内置了数据保护、灾难恢复、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的数据服务,能将原有存储空间减少90%。做到如此高效的秘诀在于采用了FPGA卡的加速与校验。备份/恢复1TB 数据仅需1分钟,根据实测,500GB大小的虚拟机在距离700公里远的两个数据中心备份/恢复的时间只需7秒。”
“DR灾备的功能是自动化的,当你的主站点发生了故障之后,受保护的虚拟机会在灾备站点自动开机并运行脚本,保障业务稳定运行,并且SimpliVity的DR功能是一个非常轻量级的安装文件,所有配置全部做完之后仅生成一个很小的文本文件,这个文件可以用U盘或者是网络的方式传输到全球任何一个站点去。这对在全球各地遍布分支机构的用户尤为重要,SimpliVity全局去重/压缩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通过广域网传输的数据量,使企业对带宽的依赖和投入降到了最低。”
“7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八个节点,一千台虚拟机的部署。”相信这点能让不少CIO激动不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