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法院斥资110余万元,建成集移动执法、3G无线实时传输、可视音视频图像信息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阳光执法可视化管控系统”,并于11月27日投入使用,成为金华地区首个使用该系统的法院。
360度记录执法过程
昨日,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葛正林告诉记者:“对执行工作的可视化管控已成为法院破解执行难、杜绝执行乱的一项有力抓手。”
那么,市人民法院引进的可视化管控系统到底强在哪?原来,以往的执法记录仪只能进行现场录音录像,无法完成与法院执行中心的信息实时传输,但在执行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现场决定是否采取扣押、冻结、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此时法院指挥中心就可以通过“阳光执法可视化管控系统”,快速有效地发出指令,确保执行案件顺利进行。
“执行车装有360度摄像头,能够从高处拍摄执行现场的全景场面,发生被执行人驾车逃逸、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受伤或者被诬告等突发事件时也能有效记录。”葛正林说,该系统利用移动信息传输与GPS卫星定位,对执行干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管控,提升执行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根据风险评估选择性使用
“‘阳光执法可视化管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是人民法院展示公正、彰显公信,推进阳光司法的重要途径。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也使法院的执行活动更加合法合规、公开公正。”葛正林说,但是由于设备配备原因,目前只能根据案情的重要程度来选择性使用。
据了解,2013年市人民法院执结案件达7200余件,而今年以来该院执行案件立案数已达7300余件。根据当前实际,“阳光执法可视化管控系统”还未能覆盖到每一个执行案件。为此,市人民法院根据该院的执行案件风险评估机制为基础,选取一些如群体性案件,被执行人情绪不稳定、抵触情绪大等执行风险系数偏高的案件,以利于突发事件的防范。